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熊运兰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在一个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的节点中进行,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才能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教学 有效性 提高
  复习课是相对于新授课、练习课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重在唤醒记忆,在巩固知识,内化技能过程中进一步对学生知识进行重组建构,形成知识网络。然而,传统复习课教学,我们大多方式单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作笔记,或者出练习,让学生在题海中去领会、去感悟。这样教学,不但效果不明显,还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在全面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复习教学,就成为我们一个重要探索点。又特别是对于我们数学六年级教学的教师来说,就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我们要知道,六年级这个节点的数学复习,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对学生六年来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复习,这样的复习显然就不同于单元复习、学期复习,因为其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复习效果。因此,这个时候的复习教学,就不能象我们平时那样,可以随意了,还必须创新策略,提高课时复习有效性,才可能在期末质量检测中获得良好“胜券”。下面,我就六年级数学的复习教学,谈谈实践做法。
  一、整体拟定复习计划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复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在六年级期末这个关键时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六年的知识复习,就必须拟定计划,制定复习方案,明确复习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顺序与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这些一定,作为教学的我们,一定要明了在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全面了解全班情况,知道每一位学生现在学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知识;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在前两项基础上,创新教学策略,注重激趣,培植信心,把学生求高分,成功跨越的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时教学内容,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
  二、分层教学中夯实基础
  由于学生存有个体差异,学力有高低,到了六年级期末,这种差距表现更为明显。因此,作为奠基教学的数学课堂,即使是复习,我们也不能忘了因材施教原则所倡导的针对性教育。也就是说,复习需要因人而异,即应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应抓好基础,只是不同学生有不同基础罢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愿望才能实现。为此,落实到实践中,我们要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概念。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章节的知识点,把容易混淆的内容一一区别开来。比如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概念的区别,以及公式的运用等等。二是公式推导。比如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等计算公式的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让学生进行回顾,亲自实践、亲自品尝。三是加强知识对比教学,着重对易混点、易错点、重难点等知识强化。如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尤其是小数、分数的乘法意义,学生容易混淆。要从整数乘法入手,看学生是不是写成几个数相加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四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很多学生到了六年级,连基本加减乘除计算都可能算错,对应用题计算更容易失分。我们普遍认为是学生太粗心、不认真。追根溯源,原因还是在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式子,进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简便方法,其次结合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学会了做题方法,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检查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施教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到复习教学中也是由来已外的事。我们知道,这种是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教学辅助设施,它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直接获得动态信息,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中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数学知识的纯理论性和抽象性,使许多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拉开了距离,而通过影视和课件的特别设置,就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很容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数学有关原理,减少学生抽象思维过程,增强了学生理解能力。如在学习点、线、面、体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运用大量的图像和影视片段让学生感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这一几何事实,这就比干巴巴的纯理论讲解知识让学生接受快得多。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不论是整理、归类知识点方面作用明显,还可以体现出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复习中不可少的练习题目,可由以电子白板或智能电视呈现,方便学生观看,而且少了抄题誊题的时间。其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在课堂上能帮助我们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在学生回家或课外时间中,也可利用其开展数学复习或复习中的练习,如通过QQ群、微信群发布复习练习题目。
  当然,要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查漏补缺,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内化成数学素养。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2年。
  [2]严忠华,提高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3]张树华,新理念下的数学复习教学管见[J].新课程,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