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美术素描教学效果的策略探寻

【作者】 杨雪萍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城关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学生美术素描教学,提高其教学效果,就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方法,从激发其兴趣入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要针对素描和学情实际,强化素描形体意识和结构意识,抓实明暗训练、表现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素描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 素描 教学效果 提高 实践策略
  素描是绘画艺术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独立单色手绘画,力求美术造型的一种形式,可以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加强学生素描教学,不仅能训练学生对物体的正确观察和认识的方法,而且能提高学生审美观和绘画的基本技能技巧,从而更准确、更生动、更深刻地表现对象。而传统素描教学,大多只强调师讲生学,不注重实践的教学,导致学生素描没有基本功。我们知道,素描技能并非很难,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就可以达到“手到画成”素描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素描教学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素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之源,更是学生能力静下心来学美术的情感内驱。作为美术教育的素描训练,需要学生耐心细致的进行勾勒描画,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支撑,学生是难克服好动好耍心理的。因此,要提高素描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加强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使之爱上素描。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就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到灵活处理教材里的内容,把枯燥的概念变为有趣的知识,以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他们积极参与,能获得良好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美术学习兴趣,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大开眼界,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莫大的帮助。因此,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应成为我们中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策略加以落实,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兴趣内驱下自主学习美术,学习素描。
  二、着力发展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输入,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正常思维的必要条件。”而素描需要我们首先掌握物体的形体和整体结构,这也需要我们培养学生正确获取物体外形的方法,这过程就需要观察。我们知道,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需要以看、观察为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又特别是素描,需要观察物体的形体结构和整体形象,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就有不同观察结果。可见,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多年实践告诉我,素描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掌握好素描基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为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奠基。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五多”: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记,才能提高素描能力。从目前看,我们学生大多没有认真观察的习惯,很少有学生把一个物体的结构细节记熟于胸,所以,描不成形就时而常见,这对我们提高素描教学效果来说,无疑是很难的,这只有从实践入手,反复引导训练,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局部重点观察,不同方位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观察能力,为素描有形有细节奠定基础。
  三、抓实素描教学过程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固定,就是教师画,学生看,教师画完学生跟着画。这种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生腻,教学效果就会逐渐下滑。因此,要提高素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素描能力,我们就必须抓实素描教学过程,做到“三注重”,强化学生素描方法授予与培养。
  (一)注重物体结构训练。素描学习,中学生理应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美术教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导致学生没有经过素描的形体与结构的训练,虽然这是素描的入门阶段训练。我们知道,素描最讲究形体和结构,必须强调学生对形体结构的整体认识,作画按照“先形后体”顺序进行,而“形”的质量对于“体”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形体是素描学习的基础,无论从初学还是深入学习,形体的准确都是排在首位的。而结构的训练,其实就是理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而要靠大脑去观察,做到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整体--局部、局部---整体的方式反复读取物体结构,从而使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去观察分析、怎样去表现的实践方法。这样才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
  (二)加强表现能力训练。加强学生素描表现能力训练,应先让学生临摹书上的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熟练掌握素描的构图,形体结构及透视的表现后转为画实物。因为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而且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让学生停留在临摹层面,必须体现艺术的再现和重塑。因此,所画的内容不单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单注意是否画的对与否,更加要注重其表现力。素描的表现对于线条、黑白灰、概括、画面的构成和组织提出更高要求,达到形神兼备,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素描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表现训练加强素描基本功,提高其实战能力。?
  总之,要提高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效果,我们就必须针对学生美术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训练基础,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强化过程,注重方法,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提升,发展素描基本功,逐渐提升其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力,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2015年。
  [2]张健,如何加强素描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年。 
  [3]李春林,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的策略探寻[J].教师教育研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