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新课标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丽君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践行新课标,自然就应把其理念落实到实践教学中去。新课标理念很多,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落实。本文中的学生主体理念、情境教学策略理念、现代手段教学、学习方法等理念都是常践行的实践理念。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标理念  应用
  现已进入课改的深水区,其指导实践的依据就是新课标。在实践中,我们应把其新理念用之于实践,指导日常教学。英语作为奠基教育重要学科,自然也离不开新课标的指导,因此,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必须用之于教学,让教得以规范,并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教学的归宿。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标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之源,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保障。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要落实这一主体理念,我们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在兴趣的内驱下自觉成为主动学习者。我们知道,让学生获到认同感和成功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制作学具,实行有奖采用,这样既能辅助学生学习,又能在使学生获得学具被采用后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进而课内也就敢于大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做到脱口而出。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一文时,可指导学生先预习有关表示动作的动词,然后在课后制作教具。第二天课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具带来了,如唱歌、跳舞、跳高、跳远等。教师把学生制作的同类教具放在一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 (she)doing?”和“Are you (they) doing...?”“Is he (She) doing...?”这些句式练得滚瓜烂熟。而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得到了说的机会,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走进教室就应为学生创设英语情境和语言环境,使其身临其境,打开思路,进入角色,严禁训斥学生,给他们造成不良心理影响。一堂课,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heavy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教师可叫三位同学上台,抱一抱学生的重量说:“A is heavy.  B is heavier than A. C is the heaviest。” 重复heavier和heaviest,让学生跟读。然后继续说:“B is heavier than A.”“C is heavier than B.”“C is the heaviest of the three (all).”接着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说句子让学生跟读。最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不少同学争先恐后上台表演。这样,学生就在宽松、民主、和谐中轻轻松松获取了知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施教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与英语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而我们内地学生,大多没有英语实践机会,就只有在教室里才有点氛围,而这种氛围还是只能模拟才能实现。而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选择。整合于英语教学的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化抽象为直观,搭建起学生英语学习、交流的平台,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如在教学关于现在进行时的语法时,可以给出某人或某物正在做某事的部分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在干什么。例如,可以出示一个小男孩骑自行车的部分图片,教师问:“What is he doing? Can you guess?”学生就会提出很多问题“Is he playing the violin? Is he doing his homework...?”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四、授予学生良好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辅导,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好活动的顾问和服务工作,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而要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加强方法授予,让学生能在学习任务面前有的放矢,有效学习。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作为一个新课改实践中的教师,我们不能仅限于传道,更要授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对于英语教学,要分别是教给他们课前预习的方法,课中听课学习的方法,以及课后复习的方法等。在实践中,要针对英语学科特点,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识字记短语的方法,英语作文的写作方法等。只有这些方法到位,学生才能自能学。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不教”就是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应渗透学法指导,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使他们逐步掌握,形成技巧。
  总之,新课标全面践行的今天,我们必须把其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这不仅是思想的问题,也是方法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落实国家的教育意志,体现新时期的教育思想。作为这种背景下实践的我们,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对英语教学事业要捧着一颗心来,用爱施教,用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细节,夯实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教学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J].读写算,2012年。
  [2]陶世娟,实践新课程理念,激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力[J].科学中国人,2015年。
  [3]朱甫,刍议新课程理念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作用[J].考试与评价,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