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索
【作者】 李晓梅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小学数学计算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实际操作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还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注重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体现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丰富自己的计算方式,从而提高数学成绩。本文就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三条策略,以供参考。
一、创设典型的课堂情景,使计算教学生动有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大量抽象知识的学科,其中计算也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典型的课堂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掌握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课堂情景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罗列几个思考问题,而是要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从而将全部注意力放到学习中。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景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旧知识的掌握程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否在学习完新知识之后举一反三等,同时,还要注意情景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学生是否有所了解等,将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乘法和除法时,小学生可能经常会去超市买东西,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来模拟真实的购物场景,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如类似于“一个本子四块钱,三个本子多少钱”、“三瓶水6块钱,那么一瓶水多少钱”这样的问题,用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二、让学生理解算数理论,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
实践必须要依托理论来进行,因此,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使计算结果既快又准。计算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探究计算知识的意识,掌握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计算理论是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探究,而只是强调计算的多元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这是快速高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手段。
例如在学习“混合加减法”时,教师要先把教材上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包括有括号的混合加减法定律和没有括号的混合加减法的定律,然后通过实际演练告诉学生这两种计算类型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计算打好基础。
三、让学生了解多种计算方法,从中选择最优方法
新形势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对学生只是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施教,分层教学。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每个学生都有独到的见解,教师要虚心接受,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为更好的展开教学做好准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至于教师在传授计算方法时,一定要注意筛选尽可能实用的方法,增加有效方法,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进一步学习计算、学习数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分别掌握加法、减法之后进行的计算教学。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巩固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等理论知识,然后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学生要从多方面来看问题,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然后总结出哪种方法适合自己,为进一步学习计算做好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与在数学改革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典型的课堂情景,增加计算教学的生动性,同时,在进行联系之前,教师一定要将计算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提高练习的准确性。此外,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让学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庆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OL]. 科技资讯,:1(2017-09-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042.N.20170905.1637.001.html.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02.073.
[2]赵春玲.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3):131+133.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注重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体现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丰富自己的计算方式,从而提高数学成绩。本文就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三条策略,以供参考。
一、创设典型的课堂情景,使计算教学生动有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大量抽象知识的学科,其中计算也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典型的课堂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掌握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课堂情景教学不只是简单的罗列几个思考问题,而是要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从而将全部注意力放到学习中。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景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旧知识的掌握程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否在学习完新知识之后举一反三等,同时,还要注意情景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学生是否有所了解等,将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发挥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乘法和除法时,小学生可能经常会去超市买东西,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来模拟真实的购物场景,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如类似于“一个本子四块钱,三个本子多少钱”、“三瓶水6块钱,那么一瓶水多少钱”这样的问题,用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二、让学生理解算数理论,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
实践必须要依托理论来进行,因此,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使计算结果既快又准。计算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探究计算知识的意识,掌握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计算理论是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探究,而只是强调计算的多元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这是快速高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手段。
例如在学习“混合加减法”时,教师要先把教材上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包括有括号的混合加减法定律和没有括号的混合加减法的定律,然后通过实际演练告诉学生这两种计算类型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计算打好基础。
三、让学生了解多种计算方法,从中选择最优方法
新形势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对学生只是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施教,分层教学。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每个学生都有独到的见解,教师要虚心接受,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为更好的展开教学做好准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至于教师在传授计算方法时,一定要注意筛选尽可能实用的方法,增加有效方法,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进一步学习计算、学习数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分别掌握加法、减法之后进行的计算教学。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巩固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等理论知识,然后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学生要从多方面来看问题,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然后总结出哪种方法适合自己,为进一步学习计算做好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与在数学改革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典型的课堂情景,增加计算教学的生动性,同时,在进行联系之前,教师一定要将计算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提高练习的准确性。此外,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让学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庆国.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OL]. 科技资讯,:1(2017-09-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042.N.20170905.1637.001.html.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02.073.
[2]赵春玲.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3):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