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作者】 孙彦彦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发挥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有了点滴的体会。
1、明确学科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首先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目前在初中阶段,历史这一学科属于副科、小科,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学生也认为学习历史没用,再加上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提不起任何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那么学习历史到底对我们有多重要呢?举例来说,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无不对历史备加推崇。如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古代帝王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习近平主席说:“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总之,学习历史能让我们在对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学会怎样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历史情景教学,既能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历史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情绪高涨,兴趣倍增。比如每节课的开始,我都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语,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出示美国的前任总统奥巴马的图片以及他的一段话——“在我们纪念第16任总统诞辰200周年之际,我说我对这位伟人怀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是他让美国的故事成为可能。”然后,提出问题:"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材料中的'他'指的又是谁?奥巴马为什么这样评价他?”由此导入新课,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了情境,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造成了悬念,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乐意去学。
3、巧妙设疑,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去质疑,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一课为例,在讲到战争的导火线时,设疑:为什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会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呢?学生立马来了精神,课堂立刻就活了起来,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显现出来了。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多多质疑,特别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遇到的疑问。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形成了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有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希望被肯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更强烈。所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然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索,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4、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媒体类型呈现,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愉快地学习。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可选用《筑梦中国》《复兴之路》等纪录片的片段,学习世界近代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世界历史》等纪录片的片段,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历史的氛围,增添他们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课堂上引用一些有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和较好的影视作品,再现历史场景,再观历史人物风貌,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进而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如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灵活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研究》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历史课程标准》
关键词:历史教学 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有了点滴的体会。
1、明确学科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首先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目前在初中阶段,历史这一学科属于副科、小科,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学生也认为学习历史没用,再加上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提不起任何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那么学习历史到底对我们有多重要呢?举例来说,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无不对历史备加推崇。如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中国古代帝王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习近平主席说:“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总之,学习历史能让我们在对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人,学会怎样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历史情景教学,既能体现历史的生动,也有助于理解生动的历史,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历史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情绪高涨,兴趣倍增。比如每节课的开始,我都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语,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出示美国的前任总统奥巴马的图片以及他的一段话——“在我们纪念第16任总统诞辰200周年之际,我说我对这位伟人怀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是他让美国的故事成为可能。”然后,提出问题:"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材料中的'他'指的又是谁?奥巴马为什么这样评价他?”由此导入新课,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了情境,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造成了悬念,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乐意去学。
3、巧妙设疑,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去质疑,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一课为例,在讲到战争的导火线时,设疑:为什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会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呢?学生立马来了精神,课堂立刻就活了起来,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显现出来了。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多多质疑,特别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遇到的疑问。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求知欲,形成了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有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希望被肯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更强烈。所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然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索,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4、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媒体类型呈现,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愉快地学习。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可选用《筑梦中国》《复兴之路》等纪录片的片段,学习世界近代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世界历史》等纪录片的片段,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历史的氛围,增添他们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课堂上引用一些有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和较好的影视作品,再现历史场景,再观历史人物风貌,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进而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如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灵活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研究》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历史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