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浅析
【作者】 泽仁拥珍
【机构】 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俄多玛乡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长期的任务,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基地,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革命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语文课首先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呢?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语文讲究“文以载道”,“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道”的重要部分,而祖国语言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祖国语言的美好、伟大和表现力,对儿童的影响,似涓涓细流,隽永而深长。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在情境教学中,激起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如《金色的鱼钩》的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本地藏区的地势地貌,把儿童带入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与生活中了解的情境结合起来感知教材,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激发情感,这样,学生对红军长征可歌可泣的故事感悟至深,对红军战士更加的热爱。课文就成为了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学生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来自不易,就能由衷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缅怀革命先烈。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把心中对祖国的爱大声讲出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加深内心感受。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在教低年级语文课的时候,由于地域环境的制约,学生汉语水平不高,我就让他们先用藏语口述一段赞扬家乡的话语,然后布置作业,让汉语水平高一点的同学来表达,通顺后,大家一起在重复用汉语再说一次,加深记忆。这样,用藏语与汉语结合运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弥补了学生汉语听力的不足,同时,又学习了汉语,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替运用中懂得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很好的进行了语言训练,让爱大声说出来,会使儿童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他们对祖国的感情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就落实到了实处,立德树人教育显现成效。这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作文训练中,立德树人
作文是一个人认识世象的过程。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提高他们认识能力。提高的方式很多,学会观察生活,讴歌美好家乡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在习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说真话,讲实事。”这是我们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常常强调的,这其实就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学会做真人。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真善美,缺的是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真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处处留心,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周围的山水,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力求做到求真,向善。如学习了《草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我用PPT课件展示草原的辽阔无垠,雅鲁藏布江的奔腾气势,让学生反复体会草原的壮丽与江水的气势,感悟祖国的壮美景色,然后,让学生周末走进草原,观察体会,写一篇讴歌家乡的美景的文章,同时,用父母的手机拍下壮美的草原落日景象,在同学之间交流比赛,不仅很好的引导观察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懂得爱家乡,爱祖国的道理,树立立志学好文化知识,建设美好祖国的远大志向。
三、践行新课改理念,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立德树人
丰富的课文生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到真本领,懂得做人的道理。常言道“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素质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的课上活动,积极的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对于道德观念的认识,学习了《金色的草地》后,发起“热爱家乡从我做起”公益的活动,可以进行爱家乡,爱草原的的演讲,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同时,组织学生清除身边的垃圾,积极有效地起到了环保宣传的目的和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意识。让学生懂得“爱护青山绿水,就是留住金山银山”的道理,更好的爱护草原,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
四、师德感染,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师德育人是关键。教育者先受教育,以教人者教己。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学中,我们要以自己的言行引领学生、感化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我们坚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立德育人。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高尚的情感感召学生,以和谐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用自己的师德感染学生,关爱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教育,收到润物无声、伴随成长的教育效果。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语文讲究“文以载道”,“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道”的重要部分,而祖国语言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祖国语言的美好、伟大和表现力,对儿童的影响,似涓涓细流,隽永而深长。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在情境教学中,激起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如《金色的鱼钩》的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本地藏区的地势地貌,把儿童带入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与生活中了解的情境结合起来感知教材,从整体上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从而激发情感,这样,学生对红军长征可歌可泣的故事感悟至深,对红军战士更加的热爱。课文就成为了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学生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来自不易,就能由衷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缅怀革命先烈。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把心中对祖国的爱大声讲出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加深内心感受。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在教低年级语文课的时候,由于地域环境的制约,学生汉语水平不高,我就让他们先用藏语口述一段赞扬家乡的话语,然后布置作业,让汉语水平高一点的同学来表达,通顺后,大家一起在重复用汉语再说一次,加深记忆。这样,用藏语与汉语结合运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弥补了学生汉语听力的不足,同时,又学习了汉语,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替运用中懂得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很好的进行了语言训练,让爱大声说出来,会使儿童感受加深,认识更为明确,他们对祖国的感情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就落实到了实处,立德树人教育显现成效。这样,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作文训练中,立德树人
作文是一个人认识世象的过程。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提高他们认识能力。提高的方式很多,学会观察生活,讴歌美好家乡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在习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说真话,讲实事。”这是我们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常常强调的,这其实就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学会做真人。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真善美,缺的是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真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处处留心,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周围的山水,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力求做到求真,向善。如学习了《草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我用PPT课件展示草原的辽阔无垠,雅鲁藏布江的奔腾气势,让学生反复体会草原的壮丽与江水的气势,感悟祖国的壮美景色,然后,让学生周末走进草原,观察体会,写一篇讴歌家乡的美景的文章,同时,用父母的手机拍下壮美的草原落日景象,在同学之间交流比赛,不仅很好的引导观察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懂得爱家乡,爱祖国的道理,树立立志学好文化知识,建设美好祖国的远大志向。
三、践行新课改理念,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立德树人
丰富的课文生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到真本领,懂得做人的道理。常言道“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素质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的课上活动,积极的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对于道德观念的认识,学习了《金色的草地》后,发起“热爱家乡从我做起”公益的活动,可以进行爱家乡,爱草原的的演讲,这样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同时,组织学生清除身边的垃圾,积极有效地起到了环保宣传的目的和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意识。让学生懂得“爱护青山绿水,就是留住金山银山”的道理,更好的爱护草原,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
四、师德感染,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师德育人是关键。教育者先受教育,以教人者教己。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学中,我们要以自己的言行引领学生、感化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我们坚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立德育人。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高尚的情感感召学生,以和谐的环境陶冶学生,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生,以满腔的热忱关爱学生,用自己的师德感染学生,关爱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教育,收到润物无声、伴随成长的教育效果。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