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苟照华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回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更好更快地达成我们教学目标,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其有效性源于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起到强化学法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 运用 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多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新课标的实施加速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这此过程中,运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多媒体提高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运用。
  一、多媒体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有效运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师。在以学彰教的今天,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课堂双边活动才能有效达成。例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将云中山的恶劣环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到红军是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冰雪覆盖的云中山进行艰难的跋涉……这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景,没有多媒体的帮助,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的,也更不能理解作为一个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的的舍自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学生就带着这样的问题,结合视频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进而真正体会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高贵品质。这种学习绝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而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探究行为。
  二、多媒体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获得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中策略由于其集趣味性、煽情性和诱思性于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帮助我们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由于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与多媒体整合只是其中的一种,由于二者的优势强大,故结合能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来。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之在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中发挥重要作用,达到让学生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目的。例如,在《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如果只凭我们教师口头讲解海底多么美术、富饶,可能引不起学生多大反应。但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截然不同了。我们就可借助多媒体强大的集成和交互功能,通过视频、图像、音乐、语言解说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神奇的境界中去,那么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绝好教学效果。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中,他们随着镜头欣赏了瑰丽无比的海水,丰富的水产,美丽的贝壳,各种各样的海鱼,笨重的海龟,还有树林中的海鸟。学生就会很快融进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去,对美丽的海底世界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催发学习欲望,产生探究想法,进而主动去学习。
  三、多媒体在强化学法指导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运用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运用到了各个学科教学中去,也用到教学各个流程中了。我们知道,传统教学结构大多是由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连续组成的,而运用多媒体则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这样,不仅具有更强的实效性,而且许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教育家叶圣陶教导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但不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实现。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授予学生学习方法,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语文教材的许多课例,都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构思的巧妙、写法的独特等特点。在语文教学时,我们就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来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例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修辞方法的运用都为表现奇异壮观的自然景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时,为了体会作者与词的准确性,在理解“横卧”和“横贯”两词时,我采用的是画面比较法,首先多媒体视频定格,展示钱塘江的全景,让学生体会此时的钱塘江处于静止的状态。然后,再出现潮来时微波逐渐拉长、变粗、横穿整个江面的画面,使学生体会到“横贯”是潮来时江面在发生变化。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理解“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时,浩浩荡荡迪飞奔而来”时,我在屏幕上出现滚滚潮水奔流而来的场面,接着,在壮观场面背后,若隐若现地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场景,学生很自然地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不禁为作者的绝妙描写而发出赞叹,而且也为祖国有着如此美丽的景观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真正体会出比喻句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样授之以渔,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着重要作用,是我们达成教学目标最快捷的工具,只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其效果一定是其他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克弊”,不能把语文课堂当成看电影的放映课。这一点值得我们老师注意。
  参考文献:
  [1]王学敏,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年。
  [2]梁姗姗,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3]叶颖梅,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导报,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