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物理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进行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李春蓉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红庙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实践也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只要合理运用,其效果是非常好的,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 多媒体 辅助 实践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加快,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到了现代教育教学中,而且更以其声文并茂、直观形象、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模拟方便、化小为大、可近可远等强大优势,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物理教学,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鲜活的课堂源于知识的新颖性和教学的创新性。在一个知识信息倍增,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我们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知识,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用创造性方法去感染学生,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时刻联系着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可集形、声、色于一体,这些都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传播效率的提高,使课堂教学呈现时代气息。利用信息技术“声、形、图、色”并茂的特点,激发兴趣,提高效率。信息技术有利于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学习知识。如在有关声学知识的教学中,用录音、录相把音乐会的歌唱、各种乐器的演奏以及各种噪声源(建筑工地的冲击桩、搅拌机、交通路口各种车辆以及飞机的起飞等等)的状况有选择地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在学习安全用电时,采用录相和投影片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自行归纳出触电的几种方式、形成原因及安全用电的措施,比教师口头讲述效果要显著得多。
二、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演示、模拟物理现象,化解教学难点
虽然初中学生抽象思维有一定发展,但他们常常还是乐于直观事物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却又难以用实验演示,而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又非常费力,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加以解决。例如:日食、月食的形成,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形成,雷电的形成过程,电路分析中的“提合法”、“拉线法”等分析方法,分子扩散现象,链式反应等内容,在讲解的时候,利用多媒体配以相应的动画展示出来,就化难为易,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滑动变阻器、电磁继电器、电话、天平、弹簧测力计、三峡船闸、抽水机、内燃机等,他们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就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在判断通电中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或螺线管的南北极的法则,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就能充分形象明了地演示,让学生准确地获得这样的结论性认识: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环绕方向就是磁感线的方向。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演示实验可见度,增强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的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如在第一次让学生认识天平时,由于示范作用的天平太小,学生难于观察到它的构造。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如何读数中,如果通过多媒体大屏呈现,将现象或结果放大到电子白板上去,就可轻易的解决读数难的问题,大大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运用课件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将实物和课件结合起来观察,就可以弥补实物不易观察清楚的缺陷。这样做不仅起到了直观、生动、形象效果,还可以轻松实现定格、强调、重放等功能,其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还有我们物理中的液化现象,用乙醚进行常温加压液化演示,可见度也很小,改用投影仪演示效果就很好,演示时用装有乙醚的注射器,放在投影仪载物台上,调节镜头至成最清楚,推动或抽动活塞做加压液化和减压汽化实验,就明显地看到液化和汽化现象,这样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一般可见度小的演示实验都可以利用投影等媒体的放大作用,或者实验和投影片相结合的方法,来增强可见度,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凸显学生主体,提高学生物理素养
多媒体系统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在课件设计考虑到的范围内能根据学生的输入信息,理解操作者的意图,整个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了学生主体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控制与参与能力。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给学生以主动权,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由于多媒体教学中的许多模式,通过虚拟现实、个别指导、辅助测验等交互性反馈信息系统,能及时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积极思维、努力探索的和谐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益于学生发展智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开拓型、智能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
总之,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物理教学,其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下的课堂,不仅趣味横生,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优化课堂,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早早地体验到学习快乐。所以,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教师乐而为之,学生也乐意接受,能受到师青睐。
参考文献:
[1]曾金伙,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理导航,2014年。
[2]毕克,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16年。
[3]赵东辉,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关键词:初中物理 多媒体 辅助 实践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加快,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到了现代教育教学中,而且更以其声文并茂、直观形象、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模拟方便、化小为大、可近可远等强大优势,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物理教学,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鲜活的课堂源于知识的新颖性和教学的创新性。在一个知识信息倍增,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我们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知识,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用创造性方法去感染学生,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时刻联系着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可集形、声、色于一体,这些都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传播效率的提高,使课堂教学呈现时代气息。利用信息技术“声、形、图、色”并茂的特点,激发兴趣,提高效率。信息技术有利于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学习知识。如在有关声学知识的教学中,用录音、录相把音乐会的歌唱、各种乐器的演奏以及各种噪声源(建筑工地的冲击桩、搅拌机、交通路口各种车辆以及飞机的起飞等等)的状况有选择地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在学习安全用电时,采用录相和投影片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自行归纳出触电的几种方式、形成原因及安全用电的措施,比教师口头讲述效果要显著得多。
二、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演示、模拟物理现象,化解教学难点
虽然初中学生抽象思维有一定发展,但他们常常还是乐于直观事物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却又难以用实验演示,而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又非常费力,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加以解决。例如:日食、月食的形成,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形成,雷电的形成过程,电路分析中的“提合法”、“拉线法”等分析方法,分子扩散现象,链式反应等内容,在讲解的时候,利用多媒体配以相应的动画展示出来,就化难为易,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滑动变阻器、电磁继电器、电话、天平、弹簧测力计、三峡船闸、抽水机、内燃机等,他们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就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在判断通电中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或螺线管的南北极的法则,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就能充分形象明了地演示,让学生准确地获得这样的结论性认识: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环绕方向就是磁感线的方向。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演示实验可见度,增强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的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如在第一次让学生认识天平时,由于示范作用的天平太小,学生难于观察到它的构造。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如何读数中,如果通过多媒体大屏呈现,将现象或结果放大到电子白板上去,就可轻易的解决读数难的问题,大大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运用课件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将实物和课件结合起来观察,就可以弥补实物不易观察清楚的缺陷。这样做不仅起到了直观、生动、形象效果,还可以轻松实现定格、强调、重放等功能,其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还有我们物理中的液化现象,用乙醚进行常温加压液化演示,可见度也很小,改用投影仪演示效果就很好,演示时用装有乙醚的注射器,放在投影仪载物台上,调节镜头至成最清楚,推动或抽动活塞做加压液化和减压汽化实验,就明显地看到液化和汽化现象,这样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一般可见度小的演示实验都可以利用投影等媒体的放大作用,或者实验和投影片相结合的方法,来增强可见度,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凸显学生主体,提高学生物理素养
多媒体系统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在课件设计考虑到的范围内能根据学生的输入信息,理解操作者的意图,整个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了学生主体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控制与参与能力。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给学生以主动权,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由于多媒体教学中的许多模式,通过虚拟现实、个别指导、辅助测验等交互性反馈信息系统,能及时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积极思维、努力探索的和谐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益于学生发展智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开拓型、智能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
总之,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物理教学,其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下的课堂,不仅趣味横生,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优化课堂,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早早地体验到学习快乐。所以,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教师乐而为之,学生也乐意接受,能受到师青睐。
参考文献:
[1]曾金伙,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理导航,2014年。
[2]毕克,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16年。
[3]赵东辉,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