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情境

【作者】 戚茂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情境,是一种生活场面。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我们的英语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尽量创设学英语,讲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用英语。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许多教师创设的情景价值不大,有效性不高。如有的情景创设时,教师主观制造,不符合生活实际;有的情节离奇古怪,导致学生沉醉于情景细节而本末倒置;有的情景教师认为有趣,而学生却不感兴趣,有的情景信息不足,不能促进学生会话和思考。学生学得积极不积极、主动不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的质量。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习得过程,其中更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正如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所说的:“兴趣和快乐是感觉色调的,而非认识理解意义上的。”要让创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首先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现实”,尊重学生的“发展”,但现在的课堂情境创设中看似尊重学生,实则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以知识为依托创设情境,以知识教授为目的,一切以知识为中心,其余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只是情境的一种点缀或摆设。
  因此,研究如何创设有效的情景,我将自己在近六年教学实践中若干情景创设做些分析,谈谈如何创设真实有效的情景。
  一、把握“实”—应创设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
  案例:教授“Where is the……?”
  1、教师用钢笔放在一个学生的笔盒里,用动作表示他在“找”笔,边找边说:“Where is the pen ?”
  2、学生从老师的动作中猜出句子:“Where is the pen?”的意思?
  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茫然。我认为这位老师虽然充分利用了教室中的实物创设的情景,但是,这种简单方便的情景创设,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的,不符合我们的真实生活。因为教师自己刚把钢笔放入学生的笔盒后就马上开始寻找钢笔,而学生已看见钢笔就摆在笔盒里,给学生的感觉很困惑:老师怎么看不见老师的钢笔?是不是在表示“视而不见”这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以致有的学生误解,答非所问。我的做法是(课件或表演):
  丁丁:Mum, l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MUM:Ok.
  (画面):丁丁满头大汗地找篮球,边找边说:“Where is my basketball?”.
  这个情景,则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能自然而然地答出:“我的篮球在······”。因此,创设情景必须贴近生活,以固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问题情景必须是新颖的和未知的,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未知东西的探索,使学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学习活动中获得更概括的知识。问题情景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需要,即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崇尚“效”—应创设简单有效、英语“含金量”高的教学情景。
  案例:“Where are you going?”学生观看视频“兔子舞”,老师随机解释:"left" ,"right" ,"go"的含义。然后教师教授兔子舞。我觉得教学环境不是为了观赏,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也不应该额外添加了些什么?因为真实的课堂就应该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才是真。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热闹和某种形式而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进行情境教学,课堂气氛往往很活跃,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昂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控制好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情绪,即不能活到难以控制,也不能过分压制而死气沉沉,要松紧得当。
  三、注意“趣”一应创没新颖有趣,顺应学生心理的教学。
  创设情景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活动中,所以应突出童趣,如果同一种游戏使用次数太多,就不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以至在课堂上出现多情反被无情恼的尴尬。如果每节课都唱同一首歌,或一个调拼读单词,就是得小学生身心疲惫。
  四、追求“活”—应创设内容丰富,思维空间上的教学情境。
  创造情境应促进思考,以知识本身去思考。案例:教授“there be’’结构时。将桌子上摆上的文具,请学生观察一分钟,收起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记忆说出桌上摆放。要比单纯问他或她"What 's on the desk?"有趣得多,既能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总之,我们要从现实性,教学实效性,趣味性,思考性这四个难度来创设有效的情景,尽力提高情景创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帮助学生较好的学习英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凸显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现实之间的反差或不协调,使学生关注,进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学生往往受现实的迷惑,不能清醒地认识这种反差或不协调,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巧妙地挑明,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
  我还听过一节“numbers”的话题英语课:短短的一节课,教师创设了五种情景:“动物运动会一热闹的操场一动物打靶—踢毽子。”又用教室空间以模拟购物,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学生开开心心。但是,我就纳闷,我们的学生在这堂英语课中学到了那些英语相关的知识?英语能力和素质是如何提高的?儿童思维创新有没有提高?仅仅停留在情景上,以致丢失英语元素,这样的情景创设应该全盘否定。
  英语课标强调: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的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创设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置身于愉悦的情境中,自觉地去听、看、读、写。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因此,教师要着意创造生活化的情境,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布置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教室环境,例如,张贴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的海报,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手抄报等等。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排练英语课本剧等。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例如把所学内容表演给家庭成员,给家具贴英语标签,观看英语电影动画片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渲染情景,引导想象,多媒体与表演相结合的有效情景创设,使得小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学习,在融洽的氛围中自我满足与愉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标。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使他们为求知而乐,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这就为他们奠定了终身学习英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