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给孩子请家教的利与弊
【作者】 周红香
【机构】 云南省泸西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给孩子请家教,是一个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经常关心的话题,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至于请家教的利与弊,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请家教的利与弊,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词:家教的利 家教的弊 如何请家教
家长给孩子请家教,是一个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经常关心的话题,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经久不衰,形式多样,名目繁多,无处不存,无时不在,真可谓是只要有需求,就会有服务,就会有市场,只要有产品,就会有消费者。寒假、暑假、大长假、小长假、星期六、星期天,甚至是在每天学校的十几节课后的晚上,只要有课外时间,孩子就有进行家教的可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和愿望,由此可见一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至于请家教的利与弊,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
我认为请家教的利与弊,不能一概而论,关键的问题在于,请什么样的人为家教?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具体学习情况,请哪一学科的家教?补哪一学科的哪一方面?是补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是补学习思想和学习心理?是补一章一节,还是补某一个知识点?是基础差、厌学、成绩差,需要全面补习提高,还是成绩已经较好,但是不够理想,需要通过补习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什么时候补,是补某一段时间,还是长期补习?等等。家长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感受,尊重孩子的人格,真诚的、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交流沟通,尊重孩子的选择。还必须与班主任和学科老师交流沟通,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在班级的以及各学科的全面情况,特别是想要进行课外辅导请家教的学科的具体情况,真正做到全方位地关心孩子。家长还必须做到不压、不逼、不盲从追风、不放弃自己的孩子。可是,大多数家长不充分或者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毫无针对性,而是盲目的,无的放矢,别人的孩子请家教,我的孩子也请家教,尽到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只是图自己方便,省事,省心,不负责任地把孩子甩给家教,甩给辅导班,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考虑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不考虑孩子学习的进步提高,不考虑孩子优良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形成。因此,大多数进行家教的孩子是不情愿的,是消极的,是被动的,是无奈的,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消磨时间完成任务,甚至是为了逃避严苛的、无聊的、寂寞的家庭环境。孩子参加这样的家教,这样的辅导班,是无效的,是无义意的。不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可能有所提高,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心理造成极大的催残和伤害,这真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我作为教师,除了以上观点外,结合自己经常见到的、听到的给孩子请家教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再给家长们几点建议:
1、家长要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成绩,课上十分钟胜过课后百分钟,不打好基础,一开始就吃夹生饭,之后无论出多少补课费,也是瞎子点灯白费油。毕竟老师课前做了全面的充分准备,对课程标准,对教材,对考标,对教法,对学生,对各知识点,等等都非常熟悉,上课时又能全面系统地进行,更重要的是课堂上有精彩的师生互动,同学间的交流互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学习的理想环境。
2、孩子在课堂上学好了,基础扎实了,一些查缺补漏的过程,全面加强提升的过程,只要向自己的老师请教,通过自学,或者与自己的同学讨论就可以,所需时间很少,这样孩子就会有很多课外时间和空间,家长应该引导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有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活动。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才会想学、愿学、乐学,才会让学习效益最大化。
3、自己的孩子在有必要请家教补课时,一定要请教育教学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思想品德好、性格好、耐心细致、社会和学校有很高评价的优秀教师,若是自己的孩子信任的、崇拜的教师更好。绝对不能请思想品德差、作风不好、只图个人经济利益的教师。
4、若自己的孩子要请家教或者参加辅导班时,一定是孩子自己自愿想补,而不是家长或者教师要求孩子补,也不是孩子为了逃避家长管教而被动的想补,家长要及时管控好孩子思想,要经常与教师联系沟通,及时了解补课时间、往返途中和学习情况,防止孩子有抵触情绪,不愿认真学习,甚至各方面出现无人管的真空状态,这样非常危险。一定要避免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以免自己的孩子的身心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最好只补习一两个学科或者一个学科的某几个知识点,否则,孩子会补成油条,造成校内校外都在闲混。
总而言之,给孩子请家教,要慎之又慎,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关键词:家教的利 家教的弊 如何请家教
家长给孩子请家教,是一个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经常关心的话题,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经久不衰,形式多样,名目繁多,无处不存,无时不在,真可谓是只要有需求,就会有服务,就会有市场,只要有产品,就会有消费者。寒假、暑假、大长假、小长假、星期六、星期天,甚至是在每天学校的十几节课后的晚上,只要有课外时间,孩子就有进行家教的可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和愿望,由此可见一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至于请家教的利与弊,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
我认为请家教的利与弊,不能一概而论,关键的问题在于,请什么样的人为家教?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具体学习情况,请哪一学科的家教?补哪一学科的哪一方面?是补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是补学习思想和学习心理?是补一章一节,还是补某一个知识点?是基础差、厌学、成绩差,需要全面补习提高,还是成绩已经较好,但是不够理想,需要通过补习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什么时候补,是补某一段时间,还是长期补习?等等。家长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感受,尊重孩子的人格,真诚的、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交流沟通,尊重孩子的选择。还必须与班主任和学科老师交流沟通,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在班级的以及各学科的全面情况,特别是想要进行课外辅导请家教的学科的具体情况,真正做到全方位地关心孩子。家长还必须做到不压、不逼、不盲从追风、不放弃自己的孩子。可是,大多数家长不充分或者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毫无针对性,而是盲目的,无的放矢,别人的孩子请家教,我的孩子也请家教,尽到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只是图自己方便,省事,省心,不负责任地把孩子甩给家教,甩给辅导班,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考虑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不考虑孩子学习的进步提高,不考虑孩子优良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形成。因此,大多数进行家教的孩子是不情愿的,是消极的,是被动的,是无奈的,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消磨时间完成任务,甚至是为了逃避严苛的、无聊的、寂寞的家庭环境。孩子参加这样的家教,这样的辅导班,是无效的,是无义意的。不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可能有所提高,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心理造成极大的催残和伤害,这真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我作为教师,除了以上观点外,结合自己经常见到的、听到的给孩子请家教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再给家长们几点建议:
1、家长要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成绩,课上十分钟胜过课后百分钟,不打好基础,一开始就吃夹生饭,之后无论出多少补课费,也是瞎子点灯白费油。毕竟老师课前做了全面的充分准备,对课程标准,对教材,对考标,对教法,对学生,对各知识点,等等都非常熟悉,上课时又能全面系统地进行,更重要的是课堂上有精彩的师生互动,同学间的交流互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学习的理想环境。
2、孩子在课堂上学好了,基础扎实了,一些查缺补漏的过程,全面加强提升的过程,只要向自己的老师请教,通过自学,或者与自己的同学讨论就可以,所需时间很少,这样孩子就会有很多课外时间和空间,家长应该引导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有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活动。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才会想学、愿学、乐学,才会让学习效益最大化。
3、自己的孩子在有必要请家教补课时,一定要请教育教学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思想品德好、性格好、耐心细致、社会和学校有很高评价的优秀教师,若是自己的孩子信任的、崇拜的教师更好。绝对不能请思想品德差、作风不好、只图个人经济利益的教师。
4、若自己的孩子要请家教或者参加辅导班时,一定是孩子自己自愿想补,而不是家长或者教师要求孩子补,也不是孩子为了逃避家长管教而被动的想补,家长要及时管控好孩子思想,要经常与教师联系沟通,及时了解补课时间、往返途中和学习情况,防止孩子有抵触情绪,不愿认真学习,甚至各方面出现无人管的真空状态,这样非常危险。一定要避免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以免自己的孩子的身心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最好只补习一两个学科或者一个学科的某几个知识点,否则,孩子会补成油条,造成校内校外都在闲混。
总而言之,给孩子请家教,要慎之又慎,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