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的作用分析

【作者】 李 琴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紫薇小学葫芦坝村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重视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实施,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创设,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被有效的激活了,在具体的生活教学情境中,同学们逐步的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够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应用分析,在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做了简要策略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对推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数学老师想要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完善教学成果,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可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利用生活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1. 生活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1 生活情境的概述
  生活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设定相应的生活背景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课标、新理念。传统的填鸭式、死板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为广大教育者所接受,新课标提出的理念更多偏向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探究意识。由于小学生的各项生理机能多处于发展初期,各种意识如自制力、独立性、自觉性尚且有待完善,对于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可强硬灌输,否则最后的结果只能事与愿违。小学数学教学务必要结合小学生的天性与特点,通过恰当应用生活情境为课堂创造活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为数学技能的掌握做好铺垫。
  1.2 生活情境之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数学是一门需要超强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科,与语言类学科相比如语文、英语,数学的抽象化与严谨性决定了它在小学乃至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都将是一个难点[1]。然而小学生此阶段的各项能力都尚未形成,面对一堆奇形怪状的数字,老师稍微处理不当便有可能激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因此,为了使数学生动化,数学老师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应用于课堂教学。例如,对于“循环小数”的理解,老师可以从所有人都在经历的时间着手,如周一至周日的无限循环,一年四季的循环往复,以便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字面意义。接着再带入数字如10除以3、71除以11,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进而明白“循环小数”在数学界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通过教学理论与生活情境的相结合,使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其实生活已经被数学充斥。如父母上街买菜进行讨价还价的时候、装修房子的时候如何用最少的钱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各种比赛等都会涉及数学的运算。当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时,接下来的一切引导便是水到渠成。
  小学的数学教学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中是最基础的部分,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真枪实战中将数学运用地得心应手。
  2. 开展小学教学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2.1 保证生活情境适用于课堂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教授知识过程中不能从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应当尝试以孩子的思维逻辑看待数字。因此,老师在采用此模式进行教学时也要选择恰当的、可以被孩子接受的生活情境。数字结合生活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对于学生理解数学中的一些计算公式将有相当大的帮助。孩子的世界是玩具、赛车、洋娃娃等,如果老师将足球比赛、厨房用具等生活情境应用到课堂教学恐怕会引起孩子们更多的疑问[2]。
  例如,在学生学完加减法进行巩固时,可以出一道开放性试题:小明、小红、小刚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每人必须买一份礼物,现有赛车15元,洋娃娃30元,面包8元,糖果1元。问(1)小明买了一块面包,小红买了一个洋娃娃,小红花的钱比小明多几元?(2)小刚花的钱比小明花的钱多出来14元,小刚和小明分别买了什么?另外,此题目还可以做一道知识竞答:A:我买了两件礼物,其中一个比另外一个贵7元,猜猜我都买了什么?B:你买了面包和糖果;A:我买的一件礼物比另外一件少12元,猜猜我都买了什么?B:你买了洋娃娃和面包。对于答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激发每个人的竞争意识。
  通过题目的思考,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而且每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在一系列的竞答、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将会得到质的飞跃[3]。
  2.2 使数学语言通俗化?
  并非只有语言类学科才有各种理论概念,数学中也有。然而,数学里的概念通常都是比较学术性,晦涩难懂。对于这种情况,学生甚至选择“破罐子破摔”:既然那么难理解,那干脆不理解。这种情况会逐渐滋生学生的懒惰心理,一遇到理解不了的知识点便直接绕行,对于数学的应用实践起到一定的阻碍。例如,一般小学生对时间这类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老师问问题的时候可以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如几点放学?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由于几个问题有一定的连贯性,而且又是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学生便能对知识产生初步的认知。另外,问学生在课间10分钟里都做了哪些事情,或者计量学生1分钟可以写多少个汉子等,使学生对时间刻度有所了解。生活情境的应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逻辑简单化,大大解决了数学教学上的一些难题。
  综上所述,数学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与各个学科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孩子的生活环境时刻都在变化,数学老师需要不停地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量,保证自己社会观念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将生活情境运用地更加自如,从而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梅.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开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49-49.
  [2]徐慧.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4,(21):76-76.?
  [3]陈艳荣.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与对策[J].科学导报,2015,(5):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