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 苏 婷

【机构】 广西百色市百胜蓝天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很好的突破重难点;既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这样既可以可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来帮助自身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自以为把教学内容讲得十分的精细,因而会出现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的教学内容何来兴趣呢?对学生而言,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一种消极的压迫式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光、声、影、色等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知识的形成,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9加几”时,我运用flash设计制作了动画“谁是天才”的故事情境。即小公鸡自夸是数学的天才,数学题难不倒它。小猴子听了以后立即出题目考它。这时屏幕上展示有10个格子的空铅笔盒,接着画面变成盒里放有9枝钢笔,盒外有5枝。当小猴子问:“共有几枝钢笔时?怎样列式?”时,小公鸡立即回答出来了。小猴子又问,“那一共有多少枝钢笔呢?”小公鸡支吾了半天,也没算出来。这时,老师抓紧引导:“大家看,天才小公鸡算不出来的问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帮小公鸡算出来呢?”这时引出新课内容,学生会主动参与,积极动脑,课堂效果不言而喻,学习兴趣必然浓厚。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容易感到疲倦,那么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为了让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再次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可有效地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猪八戒和孙悟空分西瓜的生动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和对话,很快学生就兴奋起来了,因为他们被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形象所吸引。学生通过前面的折一折和涂一涂,对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有了初步的印象,所以听到猪八戒的话,都笑猪八戒太傻。为了证实学生的说法,我又播放了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和平均分成四份的动态画面。直观的演示了二分之一的西瓜比四分之一的西瓜大,学生一看自己说的是对的,教室里更加热闹了,刚才的疲倦一扫而光,个个都处于很兴奋的状态。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计算练习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我就利用多媒体把练习内容设计成形式多样的课件,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再一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利用多媒体开展花朵配叶子的课件:叶子上的两个数加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算对了,课件开出美丽的花。当学生回答错时,教师点击,电脑发出“再想想”、“谁能帮帮他”和“小猪动脑思考”等文字声音和卡通图。使答题不再是冷冰冰的红“√”或“×”,而是及时的奖励或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体验喜悦,收获惊喜。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何乐而不为呢?如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用很长的时间时,学生会按捺不住地聊起来。还有小学数学的口算练习,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一题,学生回答一题,每分钟也只能练2—3题。这样一节课40分钟下来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练习、思考。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代替板书、板图可有效地节省教学时间,利于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这样每节课可节省5—10分钟,把这些时间合理用于学生思考、练习、拓宽知识面上,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做到图、文、声并茂外,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与认知规律,设置精彩动画效果,直观演示各方面知识的形成,同时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