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书法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作者】 陶金嵩

【机构】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二中学 张永华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对中学学生进行中国书法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通过:激励思想,明确目的、自编教材,创新方法、放松心境,主动学习、展示才艺,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四个方面来表述怎样让书法走进学生心灵
  关键词:书法 中小学生 心灵  有效途径
  201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从宏观到微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我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它的价值趋向,要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喜欢学习书法,我并不赞同“有压力才有动力”,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心理动机之后,才会产生实现动机的行为。所以应该是“有目的,才会有动力”。
  怎样才能让书法学习进行学生的心灵呢?主要可以通过这四种途径得以实现。
  一、激励思想,明确目的。
  云南师大中文系教授程地超老师说:最好的老师不是传授而是激励。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所以,对于我校的学生,一般我都会用两个周的时间来激励学生的思想,通过讲学习书法的好处,让他们首先树立一个观念:是我要学习书法,而不是老师让我学。
  (一)学习书法的六大好处 
  1、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学习书法,首先要面临的是临帖。在临帖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的形状特点、书写方法、结构比例、迎让向背等关系,来完成每个字的书写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必定得到发展。
  2、能养成良好品质
  书写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脑、眼、手相应,故王羲之说“凡书之时,贵乎沉静,会意在笔先,笔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然后下笔”。这种调神功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培养审美情趣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线条组成的线造型艺术。
  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通过名帖欣赏和书法技能学习,逐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发展健康个性,勇于创新
  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个性化要建立在基本功比较厚实的基础之上。练习书法要博取古人之精华,但不能被古人的框框套住,我们的终极目标仍是个性化,即所谓“入门---出门---个性”的发展过程。
  5、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每一人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与精髓,更凝聚着一种民族自豪感。由于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民族传统,在创造和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创造智慧和审美情趣。让学生热爱中华文化,首先就要热爱中国汉字。
  6、学习书法有养生的作用 
  著名书画家苏适说:“和笔墨结缘,情高趣雅,复可延年益寿,陶冶情性,是为人生之乐事也”。
  (二)从学生的部份“功利思想”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出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兴趣,是让书法走进他们心灵的前提条件。但目前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却让人堪忧,音体美甚至被称为“小三门”,所以要从学习书法能提高学习成绩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考高分的“功利心理”与他们谈学习书法对自身发展的直接好处。
  1、写好字能为考试增加分数。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学生写字要求的重视,卷面上增加的书写分,所以我就从阅卷教师的心理适应角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把试卷上的字写得很漂亮,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分数。另外,一个人书写漂亮,至少说明这个人做事有恒心,能吃苦,这就是好的人品。谁会不喜欢这样的人呢?
  2、从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学生对书法的民族认同感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汉字的“音、形、意”是世界任何一种文字无法比拟的。其中的“形”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载体。比如说“茶”字,篆书这样写“ 茶”,表示人在植物的顶上采集小叶,看到它,我们就只能想到--中国。只有中国,才有这种特殊的艺术。它让我们有一种无形的亲近感。可见汉字本身就意义丰富。我们开展中国书法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民族认同,其发展是受限的甚至可能会忘国灭种。
  二、自编教材,创新方法
  根据《书法教程》、《高等书法教程》相关知识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领导需求、学生特征),自编教材,注重以传统的毛笔字帖为学生练习的范本,以钢笔的实用性为出发点,实行“中西结合”的创新方法,既不丢了中国书法的传统,又能满足学生实用的要求。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就是“中西结合疗效好!”,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速成”的功效。
  三、放松心境,主动学习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心理发展状况的好坏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影响。现在中小学生学习条件优越、个性突出,但在心理品质方面,如注意力和意志力却普遍反映不集中,缺乏持久耐性。书法学习可以使他们集中精神,达到相对松弛平和的心境,使其大脑得到全面健康的发育。王羲之:“凡书之时,贵乎沉静… …”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历代书法名家的讲授和介绍,学生可以了解书法家刻苦学习的故事,明白只有苦学、善学、持之以恒,才能逐渐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的道理,为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法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这种耐力、定力,在当今社会普遍浮躁的世风下,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学生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对他们自身的健康心理也有重要作用。 
  四、展示才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为配合校园文化建设,我校每年都举办元旦学生书画作品展,校领导非常重认可艺术教育对学生心灵的洗礼效果,同时在展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心理有了成就感,就更加热爱书法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从灵魂深处触动的,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改几道题的问题。所以我校的校训就定为“办有灵魂教育,育有底气人才”。让书法艺术教育成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出绚丽之花。
  参考文献:
  [1]《书法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熊绍庚编著
  [2]《书画家格言荟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张虎 编1989年2月版
  [3]《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航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