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中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探析

【作者】 李 杰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十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安全是一切工作和学习的保证。安全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没有安全,谈何教学;没有安全,谈何学生健康成长。就农村中学生安全教育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中学生;安全;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中学生安全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维护中学生安全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保证。
  从国内频发的校车安全事件到国外的校园枪击事件,从频发的交通事故、溺水事件到网络引发的血案,伴随中学生的安全不断升级,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也再一次被教育管理部门、众多教育安全专家、基层学校的领导和亿万学生家长所重视。可以说,一个学生的安全涉及到了一个家庭、几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幸福。据有关权威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的中学生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少年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做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当前基础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中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时代意义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中学生活动所涉及的领域越发宽泛起来;相反,中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基本解决能力却比较弱。因为条件的限制,家长和学校不能随时保护在中学生的身边,加之中学生还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期。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中学生面对纷杂的社会,树立基本的安全自救意识和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使他们能在最小伤害的情况下勇敢地处理一些异常状况。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级部门要始终把中学生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中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能力。
  二、现代中学生安全教育滞后的原因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飞跃,基础教育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学生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使悲剧不断上演,这让我们不得不竭力深思:关于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否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做好相应的改革?那么,是什么让现代的中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同时代脱轨?
  1. 家长对孩子的“成才”教育高过了一切。中学生在社会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拥有庞大的数目,但却是不能够自主的群体,这个群体受社会的高度关注,思想活跃的他们却在接受着不断上升的考试压力,家长高度重视孩子在中学时代所能打下的未来成长、未来发展的基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而是在努力实现着家长的美好憧憬。家长们在这一时期完全无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时代赋予“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未来的希望”的价值标准已被严重扭曲为成才。
  2.学校重视学生升学率高于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年的中考、高考成绩一经发布,各个学校对外的宣传都是:某某状元的诞生,某某名牌学校的录取,多少升学率的历史新高。在社会的舆论下,在一定区域、环境的压力下,学校把学生的升学看成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学校虽然也制定了基本的安全制度和一些安全应急预案,但相对系统的、科学的安全教育还有待完善。
  3. 中学生对安全知识不能充分理解和熟练运用。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成长期,即使接受了相关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中学生缺乏相关的安全演练,所以还不能够完全地理解安全知识并熟练地运用安全自保、自救的技能。由于中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时期,还只是根据自身的好恶来判别是非对错,加之受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的接受程度让人担忧,这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温家宝总理期间曾对国内发生的多起袭击青少年学生的恶性事件做出重要批示,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社会治安与学校安全的有关措施,并要找到此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事故”。
  1.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制定有力保障措施。有关部门的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并组建相关的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领导责任制度,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充分的、全面的宣传和防范。实施重点教育,最大程度地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构建全方位、立体式中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体系。与中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相关的一切因素,构建全面的安全教育管理体系,充分调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和学校、家长,将中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制定切实的具体责任制。搭建畅通无碍的家、校和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平台。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学生安全教育。社会职能部门要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来,学校要加大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的治理与协调工作。
  3.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树立中学生正确的安全观念。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很大一部分学校根不无法开展安全教育课程,没有专业的安全教育教师和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教育相关教材,是制约学校顺利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的最大因素。相关教育部门应该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编写科学、系统的中学安全教育教材。相关学校要保证安全教育课程的课时数和上课的具体实施。
  4.中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贵在持久。好的政策、好的制度、好的做法贵在坚持,安全教育不是学校期初、期末的安全口号宣传。中学生安全教育要作为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年年讲、月月查、日日做,时刻保持高度的重视,注重安全教育的各个细节。要求各个管理岗位教师和任课教师认真、细致的做好本位工作。
  总之,中学生的安全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更是整个民族未来的大事,当代少年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未来中流砥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好中学生安全工作,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各个阶层齐抓共管,坚持不懈,努力开创中学生安全化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青少年人身伤害研究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0).
  [3]邓建新.谈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学与管理.2O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