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 黄 燕
【机构】 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兴趣是隐藏在学生心灵里的老师,是启发学生心理的“内驱力”,是迈进学习乐园的向导,是成功的催化剂,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心理因素。为此,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品质,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促使他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从而更加喜欢上体育课。尽管如此,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是百病皆治的“神药”,有其适用性,要适合学生个体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时空特点。这要求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不断发现和创造,把体育教学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融入到游戏和各种活动之中,以兴趣促教学,让他们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丰富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巩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多对任何事情保持热情和爱好的时间有限,所以,很多学生对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重复训练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怎样才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又兴趣浓厚呢?除了运用游戏外,教师还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各种实物教学或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不断有新的尝试,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以走步训练来说,相对单纯的规范化走路学生缺乏热情,练习时他们的精神集中度不高,而且很快就会散漫下来。如果采用听音乐走,不仅会增强学生走路的节奏感,还能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还需要不断变换走路的形式,诸如加动作的走、拍手走等,以不断强化其训练热情。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比较强的,因此,可以把训练项目变换成竞争性活动,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大训练的强度、趣味性和持久性。
训练、教学更加的个性化,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愉悦心情和满足感主要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然而,对于体质、基础、技能掌握状况、兴趣爱好等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学生个体来说,都按照相同的课程标准和任务目标统一要求,按照同样的训练方法严格训练,必然导致一部分同学每每不能达标,经常性的失败在所难免,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丧失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并根据他们的体质和水平特点,为其量身制作任务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充分体验成功和进步,逐步培养体育后进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努力使他们的更加自信、特长得以发现和培养。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向学生讲解体育锻炼对骨骼生长的重大作用。少年儿童时期,骨体和骨骺之间的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迅速和生长,骨膜也不3断形成新骨,使骨变粗。小学生正是骨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科学研究证明,坚持上好体育课,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质增强,生长发育良好,因为体育运动时,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和重力作用,不仅会使骨骼在形态上产生变化,同时也会使骨骼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韧带和肌腱增厚,伸展性加大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弹性增加,这样就使关节活动范围加大,灵活而又牢固。少年儿童的肌肉正在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肌肉发展速度也平衡,而坚持体育课学习和锻炼,可以使肌肉在形态、结构、成份和机能上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同样产生良好的影响。体育锻炼时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产生主要靠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这样就促使血管开放,心脏跳动加快血液循环加快,长期如此进行,无疑对心肌和血管的弹性是良好的锻炼,心肌经过锻炼以后,力量会加强,每搏动一次排出的血液量就会增加,当进行同样负荷的运动时,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其心脏搏动次数要少于不锻炼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心肌强而力。只需搏动较少的次数就可以排出较多的血液来满足运动的需要,而不常锻炼的学生,他们的心脏弱而无力,只有靠搏动较多的次数,才能排出运动时所需要的血液量。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少年儿童机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身体姿势端正、健美。
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极大影响。譬如: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队伍前,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带入积极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也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肢体语言,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互相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应向学生笑一笑,点一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体育技术有所提高,学习成绩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应竖起大母指或鼓掌,以示表扬,从而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教师严格的律己性对培养学生兴趣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教师规律性的自我锻炼,经常观看体育比赛,随时收听体育节目,关注报刊或生活中有关体育的信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等等,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淡化技术性,丰富兴趣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与体育与健康教学是紧密联系的。在练习中,成绩在达标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兴趣就浓,反之,兴趣就会低落,甚至厌学。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个差异指的是在同年级中年龄的差异,体质的差异,高、矮、胖、瘦的差异等。对待有差异的学生,应用不同的要求、标准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如果有注意学生差异要,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因为达不到要求而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目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体育不感兴趣,甚至厌学。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主行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不要什么都要求学生一定要跟我学,达到同级水平,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保证绝大多数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实际,提供适当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出个性来,展示出自身能力的最佳体现方式,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有优势的学生。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训练内容。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改变过去那种要求学生什么都跟教师学,不给学生选择机会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没有选择,哪来的兴趣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多种训练项目,如排队活动、基本体操、走、跑、跃、投掷、踢毽、滚翻、自我表现活动等,并将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与体育训练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项目技巧。如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融进走、跑等体育项目;将学生模仿小兔跳、青蛙跳等游戏融进跳、跑等体育项目。教师可根据内容让学生选择体育训练项目并分组进行,让学生找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进行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以组轮换练习,让学生感觉到是在“玩”中学,“乐”中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又能达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目的。
学生有了体育兴趣,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以愉快振奋的心情和饱满的情绪上好体育课,他们的身体就会更健康,思维就会更活跃,反应速度就会更快,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更强。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在我国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促使他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从而更加喜欢上体育课。尽管如此,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是百病皆治的“神药”,有其适用性,要适合学生个体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时空特点。这要求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不断发现和创造,把体育教学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融入到游戏和各种活动之中,以兴趣促教学,让他们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丰富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巩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多对任何事情保持热情和爱好的时间有限,所以,很多学生对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重复训练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怎样才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又兴趣浓厚呢?除了运用游戏外,教师还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各种实物教学或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不断有新的尝试,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以走步训练来说,相对单纯的规范化走路学生缺乏热情,练习时他们的精神集中度不高,而且很快就会散漫下来。如果采用听音乐走,不仅会增强学生走路的节奏感,还能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还需要不断变换走路的形式,诸如加动作的走、拍手走等,以不断强化其训练热情。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比较强的,因此,可以把训练项目变换成竞争性活动,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大训练的强度、趣味性和持久性。
训练、教学更加的个性化,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愉悦心情和满足感主要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然而,对于体质、基础、技能掌握状况、兴趣爱好等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学生个体来说,都按照相同的课程标准和任务目标统一要求,按照同样的训练方法严格训练,必然导致一部分同学每每不能达标,经常性的失败在所难免,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丧失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并根据他们的体质和水平特点,为其量身制作任务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充分体验成功和进步,逐步培养体育后进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努力使他们的更加自信、特长得以发现和培养。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向学生讲解体育锻炼对骨骼生长的重大作用。少年儿童时期,骨体和骨骺之间的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迅速和生长,骨膜也不3断形成新骨,使骨变粗。小学生正是骨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科学研究证明,坚持上好体育课,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质增强,生长发育良好,因为体育运动时,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和重力作用,不仅会使骨骼在形态上产生变化,同时也会使骨骼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体育锻炼能使关节囊韧带和肌腱增厚,伸展性加大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弹性增加,这样就使关节活动范围加大,灵活而又牢固。少年儿童的肌肉正在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肌肉发展速度也平衡,而坚持体育课学习和锻炼,可以使肌肉在形态、结构、成份和机能上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同样产生良好的影响。体育锻炼时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产生主要靠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这样就促使血管开放,心脏跳动加快血液循环加快,长期如此进行,无疑对心肌和血管的弹性是良好的锻炼,心肌经过锻炼以后,力量会加强,每搏动一次排出的血液量就会增加,当进行同样负荷的运动时,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其心脏搏动次数要少于不锻炼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心肌强而力。只需搏动较少的次数就可以排出较多的血液来满足运动的需要,而不常锻炼的学生,他们的心脏弱而无力,只有靠搏动较多的次数,才能排出运动时所需要的血液量。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少年儿童机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身体姿势端正、健美。
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极大影响。譬如: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队伍前,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带入积极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也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肢体语言,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互相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应向学生笑一笑,点一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体育技术有所提高,学习成绩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应竖起大母指或鼓掌,以示表扬,从而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教师严格的律己性对培养学生兴趣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教师规律性的自我锻炼,经常观看体育比赛,随时收听体育节目,关注报刊或生活中有关体育的信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等等,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淡化技术性,丰富兴趣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与体育与健康教学是紧密联系的。在练习中,成绩在达标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兴趣就浓,反之,兴趣就会低落,甚至厌学。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个差异指的是在同年级中年龄的差异,体质的差异,高、矮、胖、瘦的差异等。对待有差异的学生,应用不同的要求、标准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如果有注意学生差异要,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因为达不到要求而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目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体育不感兴趣,甚至厌学。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主行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不要什么都要求学生一定要跟我学,达到同级水平,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保证绝大多数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实际,提供适当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出个性来,展示出自身能力的最佳体现方式,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有优势的学生。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训练内容。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改变过去那种要求学生什么都跟教师学,不给学生选择机会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没有选择,哪来的兴趣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多种训练项目,如排队活动、基本体操、走、跑、跃、投掷、踢毽、滚翻、自我表现活动等,并将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与体育训练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项目技巧。如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融进走、跑等体育项目;将学生模仿小兔跳、青蛙跳等游戏融进跳、跑等体育项目。教师可根据内容让学生选择体育训练项目并分组进行,让学生找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进行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可以以组轮换练习,让学生感觉到是在“玩”中学,“乐”中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又能达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目的。
学生有了体育兴趣,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以愉快振奋的心情和饱满的情绪上好体育课,他们的身体就会更健康,思维就会更活跃,反应速度就会更快,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