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引、培、管、爱、娱”——农村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作者】 庞云阁
【机构】 陕西西安市蓝田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大多是附近村民的孩子。作为学校班主任,应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配合;培养学生习惯,营造良好班风学风;落实教育管理措施,重视班委会建设;关爱特殊学生,激发孩子潜能;丰富班级活动,娱乐中提高综合素质。让我校的孩子走进校门是弄农村娃,走出校门是小能人。
关键词:引导 习惯 管理 关爱 活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生一百二十多人,就读的学生大多是附近村民的孩子,留守儿童多,问题学生多,怎样让这些山里娃接受良好的教育,走进校门是山里娃,走出校门是小能人呢?以下是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的初步探索。
一、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大多被父母舍近就远送到市、区规模大的学校就读,在我校就读的孩子,家长很少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许多家长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在他们的观念里,学习只是老师的事,他们不懂教育规律,该做的事就是挣钱送孩子上学,供他们吃喝穿戴。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班主任姓名都不知道。有的家长从不与老师联系。“老师,孩子不听话您只管给我打”,“老师,帮我孩子管严点”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他们完全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了学校老师,可当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这种状况让我们农村班主任工作压力大,教育成效受阻。要提高我们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使他们走进校门是农村娃,走出校门是小能人,我们必须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家长不与老师联系,我就主动到他们家去。上级教育部门也要求老师这么做。走访中我不仅了解每个家庭的具体状况,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给予家长家庭教育策略的指导,改变家长片面的就业观、人才观、家教观,让家长拥有长远眼光,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家长会上我将收集来的科学教育理念向家长推广,介绍本地区教子有方的成功事例,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管理的水平。平时孩子的点滴进步,校园学习、野外活动的开心场面我都会拍摄下来制成活动相册已微信的方式发给家长,让家长体会老师是真的关心他的孩子从而对学校老师充满信心,主动配合老师,让孩子朝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地成长。
我班学生袁程宇活泼、聪明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他母亲在外地打工,父亲在家乡白天做了豆腐脑就去卖,晚上外出抓鱼,很少和孩子交流。由于家中孩子无人关注,成绩差,表现差,书写特别马虎,家庭作业从没人检查签字,孩子作业经常不完成,有时还骗老师说是忘带了。双休日不顾学校规定私自去游泳,经常在同学中传播虚假信息糊弄人。老师开始与家长交流家长认为不是什么大事不以为然。直到孩子偷了别人自行车每次骑过后就藏在自家柴堆里其他学生告诉了老师而作为家长的他居然还不知道。当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交流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以后会多关注孩子,愿与老师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并亲自带孩子退回赃物。使孩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此再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了。有时捡到钱还能主动交给老师。由于有了家长的监督,孩子学习认真多了,不仅上课积极思考发言,作业按时完成,而且书写越来越漂亮。现在担任小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二、培养学生习惯,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杰出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农村孩子淳朴,但由于生活范围及家长文化素质的影响,各种习惯不尽人意,但良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且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影响孩子终身。因此我任班主任期间十分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爱学习,有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能专心听讲,会整理、爱护自己的读书文具等等都是我十分注意的。2014年我所带的班进入三年级,开始使用钢笔书写,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较快适应钢笔书写,提高钢笔书写能力,我要求教导处将三年级的写字课安排给我,并从握笔姿势、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方面认真进行指导。作业中不允许用改正液、改正纸,作业时鼓励孩子认真看题,思想集中,认真书写,尽量少涂改。对做得好的我自己掏钱买一些小奖品鼓励,做得不好的会耐心陪他们重做。每周班会课我会花一定的时间对一周的各种作业进行讲评和展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班孩子的作业书写习惯养成了,不仅字迹工整,排版漂亮,没有一人用改正液,改正纸,而且整体书写速度比一般班的孩子快很多。在联校质量检测中,我班孩子的试卷书写工整漂亮解题格式规范得到阅卷老师的高度称赞。班上孩子的作业在区作业评比中获奖。
三、丰富班级活动,娱乐中提高孩子综合素质
孩子爱活动,在活动中身心愉悦,很多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也在活动中完成。我很重视班级活动,期初我会根据学校思想教育计划、各科教学特点、孩子的实际情况、各种节日庆祝等内容安排班级活动内容。不管哪项活动我都不走形式一一认真组织,并让活动卓有成效。2013年学校冬季运动会我班学生奋力拼搏,获校团体第一,2016年六一学校举行文艺汇演,我班自编自演的舞蹈,深情并茂的朗诵令前来参观的家长、领导啧啧称赞。宣传窗里的绘画展览作品,学校的升旗手,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大多来自我班。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村娃走出了山旮旯。学生陈南翔被评为区“尊重他人之星”,徐鹏飞的小制作“简易洒水壶”获区“四小”制作一等奖。刘岁月、李聘的作文编入市、区优秀作文选。陈南翔、杨丹、周思涵的葫芦丝、电子琴、古筝演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2015年刘丹琴、周思涵的“寒假德育作业”获区一等奖,刘宇、黄凯参加在区学科竞赛中获二等奖。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所带的班级在“引、培、管、爱、娱”的农村班级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孩子们身体健康、性格活泼、思想上进、富有爱心、充满满活力。走进我班,你一定不会认为这是一群农村娃,愿我们的农村娃能一步步走出山旮旯,踏上自己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引导 习惯 管理 关爱 活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生一百二十多人,就读的学生大多是附近村民的孩子,留守儿童多,问题学生多,怎样让这些山里娃接受良好的教育,走进校门是山里娃,走出校门是小能人呢?以下是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的初步探索。
一、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大多被父母舍近就远送到市、区规模大的学校就读,在我校就读的孩子,家长很少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许多家长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在他们的观念里,学习只是老师的事,他们不懂教育规律,该做的事就是挣钱送孩子上学,供他们吃喝穿戴。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班主任姓名都不知道。有的家长从不与老师联系。“老师,孩子不听话您只管给我打”,“老师,帮我孩子管严点”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他们完全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了学校老师,可当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这种状况让我们农村班主任工作压力大,教育成效受阻。要提高我们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使他们走进校门是农村娃,走出校门是小能人,我们必须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家长不与老师联系,我就主动到他们家去。上级教育部门也要求老师这么做。走访中我不仅了解每个家庭的具体状况,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给予家长家庭教育策略的指导,改变家长片面的就业观、人才观、家教观,让家长拥有长远眼光,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家长会上我将收集来的科学教育理念向家长推广,介绍本地区教子有方的成功事例,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管理的水平。平时孩子的点滴进步,校园学习、野外活动的开心场面我都会拍摄下来制成活动相册已微信的方式发给家长,让家长体会老师是真的关心他的孩子从而对学校老师充满信心,主动配合老师,让孩子朝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地成长。
我班学生袁程宇活泼、聪明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他母亲在外地打工,父亲在家乡白天做了豆腐脑就去卖,晚上外出抓鱼,很少和孩子交流。由于家中孩子无人关注,成绩差,表现差,书写特别马虎,家庭作业从没人检查签字,孩子作业经常不完成,有时还骗老师说是忘带了。双休日不顾学校规定私自去游泳,经常在同学中传播虚假信息糊弄人。老师开始与家长交流家长认为不是什么大事不以为然。直到孩子偷了别人自行车每次骑过后就藏在自家柴堆里其他学生告诉了老师而作为家长的他居然还不知道。当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交流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以后会多关注孩子,愿与老师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并亲自带孩子退回赃物。使孩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此再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了。有时捡到钱还能主动交给老师。由于有了家长的监督,孩子学习认真多了,不仅上课积极思考发言,作业按时完成,而且书写越来越漂亮。现在担任小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二、培养学生习惯,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杰出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农村孩子淳朴,但由于生活范围及家长文化素质的影响,各种习惯不尽人意,但良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且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影响孩子终身。因此我任班主任期间十分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爱学习,有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能专心听讲,会整理、爱护自己的读书文具等等都是我十分注意的。2014年我所带的班进入三年级,开始使用钢笔书写,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较快适应钢笔书写,提高钢笔书写能力,我要求教导处将三年级的写字课安排给我,并从握笔姿势、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方面认真进行指导。作业中不允许用改正液、改正纸,作业时鼓励孩子认真看题,思想集中,认真书写,尽量少涂改。对做得好的我自己掏钱买一些小奖品鼓励,做得不好的会耐心陪他们重做。每周班会课我会花一定的时间对一周的各种作业进行讲评和展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班孩子的作业书写习惯养成了,不仅字迹工整,排版漂亮,没有一人用改正液,改正纸,而且整体书写速度比一般班的孩子快很多。在联校质量检测中,我班孩子的试卷书写工整漂亮解题格式规范得到阅卷老师的高度称赞。班上孩子的作业在区作业评比中获奖。
三、丰富班级活动,娱乐中提高孩子综合素质
孩子爱活动,在活动中身心愉悦,很多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也在活动中完成。我很重视班级活动,期初我会根据学校思想教育计划、各科教学特点、孩子的实际情况、各种节日庆祝等内容安排班级活动内容。不管哪项活动我都不走形式一一认真组织,并让活动卓有成效。2013年学校冬季运动会我班学生奋力拼搏,获校团体第一,2016年六一学校举行文艺汇演,我班自编自演的舞蹈,深情并茂的朗诵令前来参观的家长、领导啧啧称赞。宣传窗里的绘画展览作品,学校的升旗手,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大多来自我班。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村娃走出了山旮旯。学生陈南翔被评为区“尊重他人之星”,徐鹏飞的小制作“简易洒水壶”获区“四小”制作一等奖。刘岁月、李聘的作文编入市、区优秀作文选。陈南翔、杨丹、周思涵的葫芦丝、电子琴、古筝演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2015年刘丹琴、周思涵的“寒假德育作业”获区一等奖,刘宇、黄凯参加在区学科竞赛中获二等奖。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所带的班级在“引、培、管、爱、娱”的农村班级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孩子们身体健康、性格活泼、思想上进、富有爱心、充满满活力。走进我班,你一定不会认为这是一群农村娃,愿我们的农村娃能一步步走出山旮旯,踏上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