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立足师生发展 实现办学目标

【作者】 苏调成

【机构】 四川省彭州市升平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校以“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办学理念,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宗旨,以“质量兴校”为奋斗目标。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学校在“师德修养,教学常规,校园营建,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育内涵
  师德是教师职 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而师德修养则是指人们为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良好道德风范,才能使学生分清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文明与粗野、高尚与卑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优秀教师在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已任。
  俗话说的好“无德无以成师”,可见教师的师德修养之重要。我校始终把教师的师德修养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了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育内涵,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并通过多媒体听全国师德模范事迹报告会,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二、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学校领导把教师放在第一。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以工作为本,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发扬民主,让师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激发其对工作、对学习、对学校的热情,使之更好地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如果一味地依靠强制约束,只能使师生消极地接受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很难奏效。所以,我校把师生员工看成学校管理的主体。一是让师生参与落实学校规章的过程,如落实《班主任考核办法》不是由学校领导成员检查说了算,而是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师生去检查、去考核。最后,让师生参与检查结果的反馈,让师生面对面去交流反馈检查情况。二是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明确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真正做到与师生沟通。师生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过程,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成自觉的行动。因为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他们既要承受特殊职业所赋予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必须承受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压力,他们需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样美丽的光环,更需要获得人性的关怀和自身的发展。否则,教师的需要和潜能不能得到有效地调动和激发,所有时髦的提法和先进的理念都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我校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校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学校应高举的大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生是教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学校才拥有良好的声誉,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校把家长放在第一。只有将家长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才能争取家长支持学校工作,激发合作意识与参与热情。我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评价等核心工作,如,设立校长信箱,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规划并邀请他们参与到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来,而不仅仅是向家长提出要求,请求配合。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其生命力才强。
  三、强化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学校品牌的树立,整体形象的提升,其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在我校的每次例会中,我们都能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他一切的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校围绕“质量”中心,紧扣“发展”的主旋律,着力强化教学的常规管理。
  首先,我校十分注重和强调所有教师务必更新教育观念,严格教学常规要求,强化过程管理,大胆革新教法,希望教师正视现状,迎难而进,以良好心态迎接机遇与挑战。提醒教师要有质量忧患意识,拼搏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意识。鼓励他们争做教改的弄潮儿。
  其次,科学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必依”。我校依据相关文件,经深入调查研究,慎重讨论决定,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教职工年度考核细则》、《听、评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规范了教学常规,使各项工作有章可行,有序开展。
  第三,狠抓教学常规督查。为规范各种教学行为,严明教学纪律,提高教学实效,我们还专门制定各类《考勤制度》及《考勤奖惩制度》,各类考勤由专人负责,校长室抽查,每周公布,每月总结进行奖惩,做到“课检查日公布周记录月兑现”。这些管理措施和手段有效扼制了以前“拖拉懒散,迟到早退无人问津”的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职工“全出勤,出满勤”。有效地提高了管理工作实效。
  第四,抓教研促发展兴学校内强素质。研而不教则虚,教而不研则浅。一所学校的教师教研水平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教师的基础功底和个人的业务水平,也预示着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潜质。我校落实将教师的公开课开设成研讨课,采用同年级教师同时备课,同轨研讨教案,上同样的内容,在对比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授课前要“三思”(思教什么、思怎么教、思教给什么方法),课后“三省”(省学生学到什么、省学生能力有何长进、省要改进处)。的确,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形势,更加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另外,我们大力推进读书活动,要求每位老师的读书活动有计划、有笔记、有反思,努力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我们要求凡是外出培训的老师回来要上培训课、汇报课、观摩课,以课代训,以研代训、以评代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通过老师互评、家长评价、学生反馈等民意测评形式,对领导、老师进行跟踪考核,及时反思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第五,抓教风促学风纯校风外树形象。我校以“严谨,求实,敬业,创新”为教风,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有所作为。要求教师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影响学生,以崇高的品德感染学生,以无私的精神熏陶学生。教师这么做,学生紧紧跟上。目前,一所教风浓,学风正,校风纯的农村中学在慢慢形成。
  四、创建洁美校园,营造人文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净化美化校园,学校实行每周轮流值周制度,责任到每个班,并进行评分,如今整个校园一尘不染。我校购置大量名人名言宣传画,张贴在走廊上,老师和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张贴在室外的墙壁上和宣传栏中。硬化了道路和操场,并在道路两旁和教室的前面花池内种植了花草和观赏树木。如今的校园真是昔人披盛装,旧貌换新颜,绿草茵茵,花香阵阵,书声朗朗,已成为莘莘学子求知奋进的理想乐园。
  五、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学校稳定
  学校坚持师生安全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不管是学校例会还是各班的班会,安全工作都是作为重点义项提出。为切实做好常规安全工作,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组轮流值班。我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门岗把好大门,做好来客登记。为预防在放学路途中发生事故,班主任在班会上教育好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防触电、防溺水、防雷击等。特别是交通安全,道路车辆较多,安全隐患也较大,所以要时时防范。各任课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安全方面的教育。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校全体师生定会同心同德,继往开来,奋发拼搏,开拓进取,铸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