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对初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探究
【作者】 马秋华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程有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新课程赋予了广大教师新的挑战,但在挑战中也蕴涵着新的希望和新的前景。它使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 任务型教学 课堂教学
为了跟上改革的步伐,在中国对英语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是很必要的,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李岚清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目前,中国英语基础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却学到了很少的知识。课堂教学经常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并且学生的参与是一种被动的单方面的现象。因此在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整个国家也将对教育原理、目标、内容、任务和评价等进行一项大的改革和创新。英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展示了一种新的基本原理并且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正需要得到实现和支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任务型教学显现的恰到好处。因此,新课程标准(2002)提出教师应该尽量地采取任务型教学并且避免单纯的展现知识。
一、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特点
1.意义是教学的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 形式为目的;
2.以解决具体的,贴近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问题为活动的焦点,充分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语言知识教学的根本目标;
4.以任务完成的结果为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
二、任务型教学中设计课堂教学的原则
1.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本质上还在于语言本身的趣味性。语言的乐趣在于它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初中英语教学要以交际功能为主要线索安排教学,把英语的教学置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在语言情境中穿插英语本身的语言语调、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语体等。设置真实或者半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通过许多交际活动(比如扮演角色、信息交流、解决问题等)进行语言的交际训练,这样一来,学生就懂得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等。使得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与他人交际的愉快,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2.重视语音,加强拼读训练
在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要以语言教学为重点,加强拼读规则的练习,使学生比较快地具有读词、拼词、记词的能力。在掌握了较多的英语词汇后,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英语句子、短文的阅读和写作。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每个单元都要划出重点识记词汇,在单元第一节课教本单元单词的拼、写、翻译,让学生对单词的拼读有了基本的训练,在单元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听写训练,巩固对单词的拼写、理解、记忆。
3.真实性原则
它意味着输入的信息应当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同时,情境和具体活动应当尽可能多的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才能接触到真正的语言信息,并且能够在教室里运用起语言才能想再现实生活中一样。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在任务型教学的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是同等重要的。通过执行这些任务,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懂得能够加强他们的理解力的语言形式和功能。
4..任务型相依原则
在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中一系列的任务形成一种教学法阶梯,每一个人物代表了梯子上的一个梯级,是学生们能够到达交流的更高水平。那些任务逐步的前行,一步一步地发展才能平稳的成功地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5.在做中学原则
在做中学能够促使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学习者通过在教室里用这门语言交流来精通它,尽管他们仍然不得不学习语法和记忆单词。因此任务设计者应该尽量的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且为学生提供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做事情来学习语。
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教学应用中的建议
任务型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快速的更新他们的教学原理。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互动作用,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鼓励了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这门语言。因此,在初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开阔他们的视野,重建他们的知识结构并增进他们的专业知识。
1.教师的英语教育理论
英语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英语老师的挑战难度。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并且阅读更多的书本来理解新课程的实施。由于人类语言特殊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语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别的科目不同的。外语教学与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着特殊的关系。事实上,当我们教学生英语的时候不仅仅只教授这门语言,而且要把学生的综合开发考虑在内。因此如果老师想成功的教授一门外语,他们必须在坚实理论的指导下。
2.英语语言知识
英语教学理论认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学生应该参与大量的英语练习并使用它们,因此,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应该得到提高。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有着很多的对话和表演,任务中包括例如问路、介绍朋友、看医生、购物等地话题。这些活动是与掌握和使用英语词汇、语句和习语有关的,因此一位英语老师最重要的特性很明显就是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英语。也就是说,他们应该能够胜任英语,尤其是英语发音和语调。此外,学生在他们所看和所听影响下能够正确的使用英语。他们能够在有意义的交流中通过使用英语来学习这门语言。
3.教师的反射性能
一位好的老师是能够经常尝试着提升,这是把理论变成实践的最好的方式。因此增强学习,促进教师研究发现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培养教师的反射。课前的反射促成了有意识的练习;课上的反射促成了课堂教学进行的有效性;课后的反射促成了教学经验转换成理论。
4.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格外重视教师利用好现代教育资源的能力和在教学中使用媒体的能力。它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资源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可选择的条件。计算机不能取代教师,当然,可以肯定地说,那些会多媒体技术教师的将能取代那些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教师。
四、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分数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在初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让大脑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他们不仅能收获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和语言点,还能得到使用语言的能力。在中国若要找出与教授中学生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的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管我们可能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我们一直保持尝试和研究。到那时,任务型教学将会更好地服务我们。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高歌.关于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思考[J].教学月刊,2001.
关键词:新课程 任务型教学 课堂教学
为了跟上改革的步伐,在中国对英语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是很必要的,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李岚清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目前,中国英语基础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却学到了很少的知识。课堂教学经常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并且学生的参与是一种被动的单方面的现象。因此在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整个国家也将对教育原理、目标、内容、任务和评价等进行一项大的改革和创新。英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展示了一种新的基本原理并且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正需要得到实现和支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任务型教学显现的恰到好处。因此,新课程标准(2002)提出教师应该尽量地采取任务型教学并且避免单纯的展现知识。
一、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特点
1.意义是教学的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 形式为目的;
2.以解决具体的,贴近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问题为活动的焦点,充分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语言知识教学的根本目标;
4.以任务完成的结果为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
二、任务型教学中设计课堂教学的原则
1.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本质上还在于语言本身的趣味性。语言的乐趣在于它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初中英语教学要以交际功能为主要线索安排教学,把英语的教学置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在语言情境中穿插英语本身的语言语调、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语体等。设置真实或者半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通过许多交际活动(比如扮演角色、信息交流、解决问题等)进行语言的交际训练,这样一来,学生就懂得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等。使得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与他人交际的愉快,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2.重视语音,加强拼读训练
在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要以语言教学为重点,加强拼读规则的练习,使学生比较快地具有读词、拼词、记词的能力。在掌握了较多的英语词汇后,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英语句子、短文的阅读和写作。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每个单元都要划出重点识记词汇,在单元第一节课教本单元单词的拼、写、翻译,让学生对单词的拼读有了基本的训练,在单元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听写训练,巩固对单词的拼写、理解、记忆。
3.真实性原则
它意味着输入的信息应当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同时,情境和具体活动应当尽可能多的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才能接触到真正的语言信息,并且能够在教室里运用起语言才能想再现实生活中一样。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在任务型教学的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是同等重要的。通过执行这些任务,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懂得能够加强他们的理解力的语言形式和功能。
4..任务型相依原则
在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中一系列的任务形成一种教学法阶梯,每一个人物代表了梯子上的一个梯级,是学生们能够到达交流的更高水平。那些任务逐步的前行,一步一步地发展才能平稳的成功地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5.在做中学原则
在做中学能够促使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学习者通过在教室里用这门语言交流来精通它,尽管他们仍然不得不学习语法和记忆单词。因此任务设计者应该尽量的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且为学生提供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做事情来学习语。
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教学应用中的建议
任务型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快速的更新他们的教学原理。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互动作用,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鼓励了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这门语言。因此,在初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开阔他们的视野,重建他们的知识结构并增进他们的专业知识。
1.教师的英语教育理论
英语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英语老师的挑战难度。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并且阅读更多的书本来理解新课程的实施。由于人类语言特殊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语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别的科目不同的。外语教学与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着特殊的关系。事实上,当我们教学生英语的时候不仅仅只教授这门语言,而且要把学生的综合开发考虑在内。因此如果老师想成功的教授一门外语,他们必须在坚实理论的指导下。
2.英语语言知识
英语教学理论认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学生应该参与大量的英语练习并使用它们,因此,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应该得到提高。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有着很多的对话和表演,任务中包括例如问路、介绍朋友、看医生、购物等地话题。这些活动是与掌握和使用英语词汇、语句和习语有关的,因此一位英语老师最重要的特性很明显就是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英语。也就是说,他们应该能够胜任英语,尤其是英语发音和语调。此外,学生在他们所看和所听影响下能够正确的使用英语。他们能够在有意义的交流中通过使用英语来学习这门语言。
3.教师的反射性能
一位好的老师是能够经常尝试着提升,这是把理论变成实践的最好的方式。因此增强学习,促进教师研究发现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培养教师的反射。课前的反射促成了有意识的练习;课上的反射促成了课堂教学进行的有效性;课后的反射促成了教学经验转换成理论。
4.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格外重视教师利用好现代教育资源的能力和在教学中使用媒体的能力。它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资源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可选择的条件。计算机不能取代教师,当然,可以肯定地说,那些会多媒体技术教师的将能取代那些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教师。
四、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分数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在初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让大脑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他们不仅能收获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和语言点,还能得到使用语言的能力。在中国若要找出与教授中学生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的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管我们可能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我们一直保持尝试和研究。到那时,任务型教学将会更好地服务我们。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高歌.关于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思考[J].教学月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