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研究

【作者】 唐文勇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开封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现象: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占时的比重大,投入的精力也大;教学中不能集中反映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能力和水平;对学生思想、美感、结构、表达等语文素养的培养难度大。
  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分析讲解为主,方法单一化,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简单甚至放任自流;阅读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有效地训练;?多媒体化造成阅读失色,抹杀形象思维和人性亲和力的对话;教材阅读内容亲和力不足,学生兴趣不浓。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习惯不佳。阅读时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喜欢花时间看课外书,做摘记的同学很少。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多喜欢文学、科技和生活等书籍。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知之甚少。阅读方法不粗放。缺乏思考,不动笔墨。阅读量小。阅读环境较差。留守儿童较多,家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文化氛围清淡,阅读环境“恶劣”。
  二、农村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意义:
  1.探究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提升教育能力和融洽教育观念的转变。
  2.帮助教师反思和纠正阅读教学存在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方式,摈弃压抑学生自主阅读潜能的发展培养,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主趋势。
  3.找到解决课堂阅读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和办法,可操作,又有特色、利于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三、农村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方法:
  1.“以读为本”彰显阅读教学真谛。
  “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训练学生读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动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
  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把“读”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掌握方法——会读;培养兴趣——乐读;终生热爱——好读。于永正老师告诉我们。第一层次:初读课文,边画边读;第二层次:读通读顺读正确;第三层次:像说话一样自然,不快也不慢;第四层次: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第五层次:加上表情和动作背读。读的指向性、高效性明确具体。以读代讲,以读为本,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读写结合,拓展延伸”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地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生写作中大量的知识、技巧都是通过阅读来得到的。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要会写,以读引路,以读促写。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揣摩文章遣词造句、表达思想的方法,让学生读一文得一法、练一项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拓展,我们可以从优美的词句、典型的段落、经典的文章入手,通过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训练方式,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做到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3、有效地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A、课外阅读辅导课的开设,教师能将课内与课外更好地结合。课外阅读辅导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和学生一起阅读中,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比如浏览法、精读法、摘注法等,让学生在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下,大量阅读报刊、书籍,开拓视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B.读物介绍常常有,推荐书目。
  孩子最爱读的课外读物依次是幽默故事、童话、侦探故事、科幻故事和儿童小说。语文课前两分钟让学生介绍喜欢的书或故事,简要说说书中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故事。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也激发了阅读兴趣,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农村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实践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念、群文阅读的理念,生发提炼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独学——质疑——交流——展示——小结”六步教学法。
  ①独学。a读课题,揣摩文意、质疑。b第一遍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想一想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c第二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文告诉我什么?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d第三遍读课文,给课文加批注,把课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勾出,把自己有所体会的地方适当加上批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交流解决。
  ②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预习,在“质疑”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对文本的兴趣点和不理解的地方。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兴趣点、疑点展开自主探究性,反复读读中激趣,借以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③交流。有效教学提出:“课堂练习是保证和检测学生知识获取率的有效途径。每节课学生即时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练习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每节课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重难点,练习形式多样化。集众思于一体,展示学习成果。
  ④展示。小组展示、全班展示。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⑤小结。生小结集志;师小结扬趣。拓展学习空间。
  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性,我们全力以赴,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