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 张正芬

【机构】 重庆市南川区道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但着眼于当今的小学生,他们对于历史长流中有过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历史名人等都较为陌生,而对于明星却耳熟能详;对于传统节日的由来不了解,而对于新兴的节日却较为熟悉.....这都明确的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对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之中融入传统文化,让新时代的学生将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本文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为研究中心,提出了传承的途径与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弘扬;途径与方式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而最为关键的是传承文化,可以说语文学科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此传播作用的表现并不充分。而传统文化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根本。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坚持传承与批判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爱”,重视修身齐家平天下,这需要语文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完成。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从小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还可以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比如在学习西师版的《江雪》时,仿佛可以看到一幅寒江钓雪图,一位渔翁在寒江之上独钓的情境,尽管寒江之上无一人、一物,但他并无妥协,还是坚持钓鱼,凸显出不屈不挠的精神。犹如作者柳宗元,其人生经历两次被贬,不仅没有在逆境之中沉寂,而是以坚强、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道路,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教师可以借此古诗,教会学生,无论人生处于怎样的困境,都要坚持正确的人生信念,乐观、积极的生活。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否得到提升,关键在于能否有优秀的文化来支撑。而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道德等教育思想,不仅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思想形成、文化积累的重要阶段,在语文课堂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使其修养、素养的全面提升,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分析
  1、以读促积累,感受传统文化
  朗读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传统文化之中值得积累的内容较多,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素材,还可以拓展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博学多闻,最关键的是可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的高尚品质。
  2、以节日为熏陶,走入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较多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非常恰当的学习机会。教师可以将这些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让学生真正的走入传统文化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拓展学习知识,正确发展的激情。
  3、以书法为途径,传承传统文化
  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世界艺术之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书法的重要性及意义,让学生体会书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要善用学生熟知的例子作为引导,激励学生学习书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乐于研究书法历史及文化艺术价值的习惯,掌握各书法家的艺术风格,从而促使学生萌生书法练习的想法,从中领悟到勤学苦练的真正意义。
  4、以实际为导向,传承传统的美德
  当今,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从小在父母的庇佑下长大,只知道享受爱,却不知道如何去回报父母的爱。即使有些学生意识到爱,其回报爱的方式也较为狭窄。对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此点,找准传承传统美德的契机。比如:可以开展主题讨论会——妈妈,向学生提出几个较为普通的问题:“妈妈的属相是什么?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妈妈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问题提出之后教室变得哑然无声,学生们都感到很羞愧。这时,教师如心中有吃惊不能表现出来,而是要面带微笑的鼓励学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回去多了解一下妈妈,明天上课之时再告诉老师。”等到第二天上课之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当然,答案并不只有以上几种。通过此教学活动,学生们都体会到了妈妈每天的辛劳,都在想方设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有效的将传统美德传承了下去。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无穷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之时,要想方设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从小感受传统文化、走入传统文化,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基础上,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及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2]顾珍娣.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