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班主任工作艺术探究
【作者】 刘 云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月庄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细胞”,细胞的优劣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与活力;班级又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这个家管得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长”,所以担当班主任工作就是勇挑重担,搞好班主任工作是光荣的,也是艰辛的。本文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艺术 班级管理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细胞”,细胞的优劣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与活力;班级又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这个家管得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长”,所以担当班主任工作就是勇挑重担,搞好班主任工作是光荣的,也是艰辛的。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班主任就应当做学生的朋友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点就是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只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彼此互相信任,那么一切都好办多了。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深入熟悉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做学生的朋友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知心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为你懂他,能够把你当成他的最好的朋友,也就是够朋友,这实在也难,要同时成为几十个学生的朋友就更难。但只要我们班主任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则,灵活算数,实事求是,平等对待,不居高临下,不武断,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互相尊重,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做学生的朋友,就要能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如学生与父母关系不融洽时,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无法解决时等,这些都是调整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一种契机。
临近学期末,班上有两位女生因一些误会闹矛盾。王某本是班中一位受人尊重的班干部,她也由此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性格有所转变,王某渐渐觉得周围的朋友在疏远她,她感到很惆怅,很寂寞,因而形成多愁善感的性格,也因一种逆反心理的驱使,她本是很想与关某保持好朋友的关系,但总是对关某冷嘲热讽,使得不理解她的关某决心与王某“一刀两断”。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先后两次约她俩及她们身边的一些朋友进行别开生面的“谈天会”。我与他们谈朋友之道,谈怎样与人相处,她俩心悦诚服,做回了好朋友,心放开了,成绩随着上升。本学期末的语文考试,她们都拿到了“9”字头的分数,关某还稳坐语文单科“第一把交椅”。
二.实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到,转化后进生比培养优秀生更困难,对后进生需要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爱护。因后进生一般自卑感强,思想脆弱;容易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作为老师,应对他们多接触,建立老师加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赏识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的长处,优点得到发挥;让他们体会到存在的价值,消除其自卑感,激发其求知、上进的信心。在学习上多辅导,在生活上多关心,在言行上多提醒,并教育其他同学多团结、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老师、同学的热切期待,使其转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男生,他衣着整洁,眉清目秀,但对学习不感兴趣,纪律散漫。我和科任老师屡次做工作都无济于事。一次,我出了一份多音字组词的试卷,改这种试卷是很令人头痛的,因为有很多差生不懂,却不愿意查字典,常出现空白或乱写的现象。而这次,我却惊喜地发现,他的试卷的字迹异常的工整,而且每个不会的都查好字典了才写上去。他获得了一个全优。我抓住这个机会,向与他同水平相当(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同学渗透“勤奋出真知”的思想,并在全班同学前表扬了他,肯定了他的进步。从此以后,他像换了个人,学习、纪律都大有进步,期末考试成绩跃为中等。
三.改进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卫生是一个良好班级的外在表现。清洁的卫生本身就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值日是实现班级卫生的必要劳动,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经常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传统做法是:以一周为一周期,分组轮流值日,这样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敷衍塞责的不良行为习惯。为克服这一弊端,我采取了固定值日与临时值日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值日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仅早晚值日,每个课间也都安排专人负责。这样环境卫生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既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心,又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健康舆论的发展
班风在班级内的经常性表现形式是舆论对学生言行的指导。但是舆论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形成要经历“认同——评价——自律”这一过程。因此,我在本学期通过典型解剖,榜样示范,肯定强化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逐步形成集体意志。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培养班集体的荣誉感,并在形成集体荣誉感之后,逐渐引导到全面班风建设上去。
本学期开学初,部分学生手头上有了利市钱,嘴巴馋了,便到学校后门买零食,为此,我们班没有被少扣分。屡次教育批评收效还是不大。一天,学校教务处的小黑板写上了“全校班级扣分情况”,我们班不仅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我灵机一动,让因买零食或做了其他违纪事情而使班被扣分的同学把这块小黑板“请”回了教室,并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说这里面的分是如何被扣的。接着我便借机教育学生,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想让这个大家庭受到赞誉,就应把这个家庭粉饰美丽,而不是给它抹黑。再由同学们讨论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班出谋划策。经过这件事后,班风大有改观,全班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动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奋斗,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活力。
一位优秀教师曾说过:“只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才会真正领会到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是啊,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的,却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几十位同学就像几十把锁,你要用不同的钥匙去开启他们,开启他们的智慧,也开启他们的心灵,我正在耐心而努力地去磨制这样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王立华,做研究型班主任:演绎中国岗位的美丽[J].班主任.2011(02)
2.黄正平,我国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学术月刊.2010(03)
3.王海燕,关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特征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0(13)
4.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班集体建设的关键[J].中国德育.2010(06)
关键词:班主任 工作艺术 班级管理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细胞”,细胞的优劣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与活力;班级又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这个家管得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长”,所以担当班主任工作就是勇挑重担,搞好班主任工作是光荣的,也是艰辛的。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班主任就应当做学生的朋友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点就是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只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彼此互相信任,那么一切都好办多了。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深入熟悉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做学生的朋友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知心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为你懂他,能够把你当成他的最好的朋友,也就是够朋友,这实在也难,要同时成为几十个学生的朋友就更难。但只要我们班主任为人师表,处处以身作则,灵活算数,实事求是,平等对待,不居高临下,不武断,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互相尊重,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做学生的朋友,就要能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如学生与父母关系不融洽时,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无法解决时等,这些都是调整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一种契机。
临近学期末,班上有两位女生因一些误会闹矛盾。王某本是班中一位受人尊重的班干部,她也由此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性格有所转变,王某渐渐觉得周围的朋友在疏远她,她感到很惆怅,很寂寞,因而形成多愁善感的性格,也因一种逆反心理的驱使,她本是很想与关某保持好朋友的关系,但总是对关某冷嘲热讽,使得不理解她的关某决心与王某“一刀两断”。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先后两次约她俩及她们身边的一些朋友进行别开生面的“谈天会”。我与他们谈朋友之道,谈怎样与人相处,她俩心悦诚服,做回了好朋友,心放开了,成绩随着上升。本学期末的语文考试,她们都拿到了“9”字头的分数,关某还稳坐语文单科“第一把交椅”。
二.实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到,转化后进生比培养优秀生更困难,对后进生需要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爱护。因后进生一般自卑感强,思想脆弱;容易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作为老师,应对他们多接触,建立老师加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赏识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的长处,优点得到发挥;让他们体会到存在的价值,消除其自卑感,激发其求知、上进的信心。在学习上多辅导,在生活上多关心,在言行上多提醒,并教育其他同学多团结、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老师、同学的热切期待,使其转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男生,他衣着整洁,眉清目秀,但对学习不感兴趣,纪律散漫。我和科任老师屡次做工作都无济于事。一次,我出了一份多音字组词的试卷,改这种试卷是很令人头痛的,因为有很多差生不懂,却不愿意查字典,常出现空白或乱写的现象。而这次,我却惊喜地发现,他的试卷的字迹异常的工整,而且每个不会的都查好字典了才写上去。他获得了一个全优。我抓住这个机会,向与他同水平相当(合格与不合格之间)的同学渗透“勤奋出真知”的思想,并在全班同学前表扬了他,肯定了他的进步。从此以后,他像换了个人,学习、纪律都大有进步,期末考试成绩跃为中等。
三.改进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卫生是一个良好班级的外在表现。清洁的卫生本身就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值日是实现班级卫生的必要劳动,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经常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传统做法是:以一周为一周期,分组轮流值日,这样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敷衍塞责的不良行为习惯。为克服这一弊端,我采取了固定值日与临时值日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值日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仅早晚值日,每个课间也都安排专人负责。这样环境卫生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既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心,又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健康舆论的发展
班风在班级内的经常性表现形式是舆论对学生言行的指导。但是舆论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形成要经历“认同——评价——自律”这一过程。因此,我在本学期通过典型解剖,榜样示范,肯定强化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逐步形成集体意志。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培养班集体的荣誉感,并在形成集体荣誉感之后,逐渐引导到全面班风建设上去。
本学期开学初,部分学生手头上有了利市钱,嘴巴馋了,便到学校后门买零食,为此,我们班没有被少扣分。屡次教育批评收效还是不大。一天,学校教务处的小黑板写上了“全校班级扣分情况”,我们班不仅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我灵机一动,让因买零食或做了其他违纪事情而使班被扣分的同学把这块小黑板“请”回了教室,并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说这里面的分是如何被扣的。接着我便借机教育学生,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想让这个大家庭受到赞誉,就应把这个家庭粉饰美丽,而不是给它抹黑。再由同学们讨论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班出谋划策。经过这件事后,班风大有改观,全班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动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奋斗,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活力。
一位优秀教师曾说过:“只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才会真正领会到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是啊,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的,却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几十位同学就像几十把锁,你要用不同的钥匙去开启他们,开启他们的智慧,也开启他们的心灵,我正在耐心而努力地去磨制这样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王立华,做研究型班主任:演绎中国岗位的美丽[J].班主任.2011(02)
2.黄正平,我国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学术月刊.2010(03)
3.王海燕,关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特征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0(13)
4.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班集体建设的关键[J].中国德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