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反思
【作者】 宋国雄
【机构】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塘乡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纵观全世界中学的教育培养,其目的都是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考试成绩,这就是中西方的教育的差异性。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用传统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教育。初中物理是培养兴趣以及独立思考的良好时期,但由于教师过分注重成绩而导致一些教学环节有所缺失。所以,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反思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反思
在现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中,大多数的学校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是相同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们都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在授课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这种问题会直接反映在成绩上。因此,物理老师要对此进行反思,应该在充分了解班级里的所有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授课。
一、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课堂效率过低
由于传授物理课程的教师都是资深的老教师,所以他们的授课方式也相对传统,不能跟紧时代的步伐和潮流。从而导致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使得课堂的效率变得更低。由于初中物理需要学生记忆原理及公式,许多学生会产生厌学,消极或是自卑的心理,在考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会使他们丧失信心,恶性循环。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对抗的心理,导致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心思分散。
2.课程标准的规定不到位
目前,教师的授课仍然是分散着讲解概念和知识体系,并没有将知识和概念联系起来,也没能将应用和试题联系起来,所以会造成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听明白了,但做题仍然不会或是出现错误的现象。例如:在讲解到串并联电路的时候,教师将书上的结论告诉学生,并没有让每个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以至于学生没能将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给学习物理带来很大影响。
3.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教师授课更注重的是形式的表达而不是内容的体现,一堂课中,教师只顾及学生怎样去探究而并不重视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有的教师则是过重看待探究的结论而并不重视整个过程。有些教师还以学校的器材有限为由,取而代之学生的亲自实验;另外,教师过于重视课本上的内容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形式因素过于严重,造成形大于内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1.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大对实验技能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科学类学科教师的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初中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要敢于依据先有的体论提出假设和问题,并作出创新性的实验,这是一个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的一种解读和认识。例如:让学生通过交流互动,依据电磁感应现象,设计出电路图。学生根据创新意识,设计出两种方案的电路图,第一种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磁铁,闭合线进行实验,第二种是螺旋管,磁铁,灵敏电流计进行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比老师讲课及做课后练习题的效果更好。
2.合理的设计教学,分层次进行授课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学习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作业要求的范围以外进行课外难点题目的研究,还可以将老师上课讲过的实验重新动手操作一次,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只要在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的基础上,再进行预习即可,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只要用心完成老师的作业即可。另一部分老师可以分批进行小班授课,虽然用时较多,但是能真正的达到效果。
3.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生活中,实践中以及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通常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表现的差异性就可以分辨出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从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学生们上课听讲的状态等等。若是从心里方面来看,学生们的爱好,能力,态度,观念等各个方面同样可以看出性格的差异。学生的性格特点是老师教育的依据,通过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实施差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物理老师也应该注重学生们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设计恰当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原理后,对平面镜成像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内容,对成像原理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有些同学喜欢直接用蜡烛进行实验,而有些同学喜欢用其他的物件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从而证明实验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结束语
物理注重的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根据学生性格分层教学,是为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动手操作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物理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将会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发展。相信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出现问题的反思,未来的物理界将会出现有创新,有思想的领军人物。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创新下,希望物理学科的教学有着更大的提高,学生也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国跃,廖碧涛,龚劲涛.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8)
[2]黄敏敏.素质教育下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反思
在现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中,大多数的学校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是相同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们都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在授课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这种问题会直接反映在成绩上。因此,物理老师要对此进行反思,应该在充分了解班级里的所有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授课。
一、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课堂效率过低
由于传授物理课程的教师都是资深的老教师,所以他们的授课方式也相对传统,不能跟紧时代的步伐和潮流。从而导致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使得课堂的效率变得更低。由于初中物理需要学生记忆原理及公式,许多学生会产生厌学,消极或是自卑的心理,在考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会使他们丧失信心,恶性循环。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对抗的心理,导致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心思分散。
2.课程标准的规定不到位
目前,教师的授课仍然是分散着讲解概念和知识体系,并没有将知识和概念联系起来,也没能将应用和试题联系起来,所以会造成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听明白了,但做题仍然不会或是出现错误的现象。例如:在讲解到串并联电路的时候,教师将书上的结论告诉学生,并没有让每个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以至于学生没能将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给学习物理带来很大影响。
3.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教师授课更注重的是形式的表达而不是内容的体现,一堂课中,教师只顾及学生怎样去探究而并不重视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有的教师则是过重看待探究的结论而并不重视整个过程。有些教师还以学校的器材有限为由,取而代之学生的亲自实验;另外,教师过于重视课本上的内容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形式因素过于严重,造成形大于内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1.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大对实验技能的培养
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是科学类学科教师的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初中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要敢于依据先有的体论提出假设和问题,并作出创新性的实验,这是一个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的一种解读和认识。例如:让学生通过交流互动,依据电磁感应现象,设计出电路图。学生根据创新意识,设计出两种方案的电路图,第一种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磁铁,闭合线进行实验,第二种是螺旋管,磁铁,灵敏电流计进行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比老师讲课及做课后练习题的效果更好。
2.合理的设计教学,分层次进行授课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学习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作业要求的范围以外进行课外难点题目的研究,还可以将老师上课讲过的实验重新动手操作一次,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只要在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的基础上,再进行预习即可,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只要用心完成老师的作业即可。另一部分老师可以分批进行小班授课,虽然用时较多,但是能真正的达到效果。
3.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生活中,实践中以及学习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通常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表现的差异性就可以分辨出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从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学生们上课听讲的状态等等。若是从心里方面来看,学生们的爱好,能力,态度,观念等各个方面同样可以看出性格的差异。学生的性格特点是老师教育的依据,通过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实施差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物理老师也应该注重学生们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设计恰当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原理后,对平面镜成像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内容,对成像原理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有些同学喜欢直接用蜡烛进行实验,而有些同学喜欢用其他的物件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从而证明实验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结束语
物理注重的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根据学生性格分层教学,是为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动手操作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物理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将会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发展。相信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出现问题的反思,未来的物理界将会出现有创新,有思想的领军人物。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创新下,希望物理学科的教学有着更大的提高,学生也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国跃,廖碧涛,龚劲涛.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8)
[2]黄敏敏.素质教育下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