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作者】 苏大威

【机构】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嘴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认识和解决生物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该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科学概念,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素养。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究,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解释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立足于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进行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动力,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生物探究式教学情景最常用的途径有生活实例法和实验法。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物来源于生活,生物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环境出发,提出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并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和质疑,引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当中。例如,给刚移栽的小树剪去部分枝叶,给刚移栽的树搭上支架,用黑色的纱网遮荫,来理解蒸腾作用等。
  2、通过生物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些新颖、奇特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步骤,改进实验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合理地分组,将一个大班级分为一些小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协调性别比例,在对每一个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均匀分配,促进学生之间的磨合,从而保证每一个小组的实力接近。小组长要起带头作用,协调好每一个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小组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一个成员自我表现的机会。
  例如,在开展“唾液消化”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将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发放实验用具,小组成员分工,分别负责给试管编号、收集唾液、实验,当实验完成之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展现实验结果。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但要重视结果评价,而且也要注重过程评价,肯定学生的探究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目标,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提供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对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思考,给他们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内容应包括本节课所探索的生物学知识的梳理、各个知识点的小结和整个课题的总结,以保证探究式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归纳的结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于错误或者遗漏的部分要加以更正和补充,通过有效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形成终生的学习能力。
  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探究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生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发生变革,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课堂教学中一些难以实现的问题,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性效果,又能避免生物实验所引起的人身安全、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的产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通过一些生物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动手和思考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学生各自在计算机上按照教师的设问,通过计算机教师与同学间相互交流,同时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灵活运用,辩证地看待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顺应着教育改革的潮流,但探究式学习的组织实施,有其复杂的一面,作为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探究式学习,不能片面的强调探究式学习而排斥其他教学策略和方式。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以探究式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生物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应该提倡,并且将其融入探究式学习中,带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但要注意的是探究式学习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公式化,更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实际作用,使学生的能力、情感、知识都能得到提高,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顺虎.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 2013(05)
  [2]张丽华.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4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