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自学指导的设计技巧
【作者】 李爱宁
【机构】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自学指导的设计是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是学生自学能力能否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衡量一个数学教师基本功的关键所在。
一、自学指导的设计要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
作为教师,设计自学指导之前必须搞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然后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来设计对应的自学指导,这样的自学指导才会有依有据,有的放矢,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自学指导一:
认真自学课本28页例1前面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面各题:
■×■=1 ■×■=1
5×■=1 ■×12=1
1、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上面的四个算式中谁和谁互为倒数,也就是谁是谁的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如果两个数的和、差、商是1,能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如果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乘积是1,能说这几个数互为倒数吗?为什么?(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同桌和小组成员帮忙)
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本28页的例1,说一说:
1、你认为应该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如果遇到带分数和带小数怎么办?
2、找一个数的倒数时,可以把原数和它的倒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你认为怎样书写比较恰当?为什么?
3、怎样检验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
4、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为什么?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二、自学指导的设计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设计自学指导首先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其次再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详尽的为例题服务的自学指导。
我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认真阅读课本29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面各题:
1、教材中是怎样计算“88+104+96”的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2、通过计算,你发现(88+104)+96和88+(104+96)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试试看。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把结果填在书上。
(69+172)+28 ○ 69+(172+28)
155(145+207) ○ (155+145)+207
4、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什么叫加法结合律?试着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三、自学指导的设计要指导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指导性是自学指导的魂,所以,自学指导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一针见血的刺到要害,要利于教学重点的训练和难点的突破,要指导到位,要操作性强。
我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为了让学生轻松的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设计出示了这样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自学课本45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在比的基本性质中,你认为哪些是关键字词?
3、在比的基本性质中,同时乘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6人小组讨论交流)
在学生弄清楚比的基本性质的内涵后,我接着设计出示了以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二)
认真自学课本46页例1,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你认为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2、化简比的根据是什么?
3、化简比一般要求化到什么程度?
4、怎样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混合比呢?
5、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四、自学指导的设计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个班级的学生形形色色,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设计自学指导时不能一刀切,要有易有难,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我在教学《约分》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84页的情境图和“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想一想:
1、和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2、什么叫最简分数?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几?也就是分子和分母是什么数?
3、任意写出三个最简分数。
自学指导(二)
认真自学课本85页例4,想一想:
1、什么叫约分?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2、你认为约分的概念中,哪些话最重要,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话的?
3、约分的方法是:用什么数分别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下转第28页)(上接49页)分一般要约到什么程度?
4、约分的写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
5、尝试着写出一个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试着按课本中约分的第二种写法对它进行约分。
五、自学指导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设计自学指导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要低起点、小步子、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我在教学《比的应用》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认真阅读课本49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什么?
2、例题中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
3、把500毫升稀释液按1:4分配,意思就是浓缩液是( )
份,水是( )份,稀释液一共是( )+( )=( )份。
4、浓缩液和水各占稀释液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5、例题中的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认为应该怎样检验这道题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
6、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是怎样的?(小组内相互讨论和交流)
六、自学指导的设计要既有独立自学,又有小组合作。
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起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担,因此,在自学指导中既要设计独立自学,又要设计小组合作。
我在教学《公倍数》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认真自学课本68页和69页的内容(包括方框内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什么叫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举例说说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3、两个数的公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如果给定一个范围,最大公倍数存在吗?(6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4、完成68页的“做一做”。
5、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6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6、完成69页的“做一做”,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总之,自学指导是一节数学课的精髓,是整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学生与课本交流是否默契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是否顺利、教学任务是否保质保量完成的保障,是学生对数学是否感兴趣的决定因素,是全体学生是否学有所得的先决条件,是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上课前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自学指导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自学指导的设计要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
作为教师,设计自学指导之前必须搞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然后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来设计对应的自学指导,这样的自学指导才会有依有据,有的放矢,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自学指导一:
认真自学课本28页例1前面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面各题:
■×■=1 ■×■=1
5×■=1 ■×12=1
1、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上面的四个算式中谁和谁互为倒数,也就是谁是谁的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如果两个数的和、差、商是1,能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如果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乘积是1,能说这几个数互为倒数吗?为什么?(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同桌和小组成员帮忙)
自学指导二:
认真阅读课本28页的例1,说一说:
1、你认为应该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如果遇到带分数和带小数怎么办?
2、找一个数的倒数时,可以把原数和它的倒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你认为怎样书写比较恰当?为什么?
3、怎样检验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
4、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为什么?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二、自学指导的设计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设计自学指导首先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其次再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详尽的为例题服务的自学指导。
我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认真阅读课本29页的内容,思考并完成下面各题:
1、教材中是怎样计算“88+104+96”的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2、通过计算,你发现(88+104)+96和88+(104+96)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试试看。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把结果填在书上。
(69+172)+28 ○ 69+(172+28)
155(145+207) ○ (155+145)+207
4、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什么叫加法结合律?试着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三、自学指导的设计要指导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指导性是自学指导的魂,所以,自学指导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一针见血的刺到要害,要利于教学重点的训练和难点的突破,要指导到位,要操作性强。
我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为了让学生轻松的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设计出示了这样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
自学课本45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在比的基本性质中,你认为哪些是关键字词?
3、在比的基本性质中,同时乘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6人小组讨论交流)
在学生弄清楚比的基本性质的内涵后,我接着设计出示了以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二)
认真自学课本46页例1,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你认为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2、化简比的根据是什么?
3、化简比一般要求化到什么程度?
4、怎样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混合比呢?
5、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四、自学指导的设计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个班级的学生形形色色,参差不齐,因此,教师设计自学指导时不能一刀切,要有易有难,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我在教学《约分》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84页的情境图和“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想一想:
1、和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2、什么叫最简分数?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几?也就是分子和分母是什么数?
3、任意写出三个最简分数。
自学指导(二)
认真自学课本85页例4,想一想:
1、什么叫约分?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2、你认为约分的概念中,哪些话最重要,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话的?
3、约分的方法是:用什么数分别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下转第28页)(上接49页)分一般要约到什么程度?
4、约分的写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
5、尝试着写出一个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试着按课本中约分的第二种写法对它进行约分。
五、自学指导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设计自学指导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要低起点、小步子、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我在教学《比的应用》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认真阅读课本49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什么?
2、例题中要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
3、把500毫升稀释液按1:4分配,意思就是浓缩液是( )
份,水是( )份,稀释液一共是( )+( )=( )份。
4、浓缩液和水各占稀释液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5、例题中的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认为应该怎样检验这道题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
6、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是怎样的?(小组内相互讨论和交流)
六、自学指导的设计要既有独立自学,又有小组合作。
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起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担,因此,在自学指导中既要设计独立自学,又要设计小组合作。
我在教学《公倍数》时,设计出示的自学指导是:
认真自学课本68页和69页的内容(包括方框内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各题:
1、什么叫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举例说说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3、两个数的公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如果给定一个范围,最大公倍数存在吗?(6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4、完成68页的“做一做”。
5、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6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6、完成69页的“做一做”,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总之,自学指导是一节数学课的精髓,是整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学生与课本交流是否默契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是否顺利、教学任务是否保质保量完成的保障,是学生对数学是否感兴趣的决定因素,是全体学生是否学有所得的先决条件,是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上课前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自学指导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