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城子古村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 杨程淦

【机构】 南京炮兵学院侦测系十五队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城子古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奇特的彝汉风格结合的土掌房建筑群别具一格,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从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开发现状、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加以研究,旨在促进城子古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子古村 土掌房 保护 旅游开发
  古村旅游现已成为一种时尚的、高品位的旅游方式。泸西县城子古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独特气质,主体景观以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建筑群为代表,是彝族土掌房民居的活化石。加强城子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意义重大。
  一、奇特的建筑艺术,独特的建筑观赏价值
  相传土掌房是彝族白勺部先民在这里选中搭建。明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建造土司衙门,大规模扩展土掌房。明清两代,彝汉民族大融合,造就了珠联璧合的彝汉风格建筑群。
  土掌房是用当地木质坚硬、耐水腐蚀的栗树和特有的黏土——“蜂窝土”为主要材料,配以木料相围,用土填充做成房屋四周的墙体,屋顶铺有横梁、劈柴、木棍和松针,再铺上一层和好的粘泥,摊平后用棒槌锤实。
  古村建筑顺应自然地形,呈自然式平行等高线分布,以城子大寺(昂土司府遗址)为制高点,依山筑就、自然相连、层层而上。土掌房顶连缀在一起,一家的屋顶是另一家的晒场,木梯相连,平台相连,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另一户人家,直至串完全村,具有罕见的军事攻防功能。土掌房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东暖夏凉、造型独特、结实耐用,为民居建筑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一部活教材,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山、水、田、树与土掌房民居共同构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城子古村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浓厚的人文气氛,为游人展现具有彝族文化底蕴的“建筑奇观”和“土掌房民居活化石”。专家认为:“它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极难得的风景旅游资源,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二、三、四、五条标准。”
  二、城子古村的旅游开发现状
  城子古村已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永宁乡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开发城子古村的旅游资源,并就主题定位、资源整合、运营模式作了系统规划。可是城子古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尚不够景气。主要表现在:
  (一)村民参与保护与开发的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村民思想文化素质低,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政府对城子古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拆旧建新、毁旧造新的现象严重。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片面认为搬离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就是对老祖宗的不尊重,不愿从古村中搬到政府花巨资建盖的新农村中居住,也不允许对自家的房子进行改造和修缮。目光短浅,不愿利用优势资源投资经营农家乐、农家菜馆、地方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产品单一
  旅游功能仅停留在土掌房的观光游览上,不能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及文化内涵的优势,古村的文化内涵没能以有形的文化展示出来。田园风光的生态休闲功能特色不鲜明,未能形成集娱乐性、文化性、生态性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三)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设施不配套
  基础设施的建设,民居的维修改善的资金投入严重。一些土掌房年代久远未能及时修缮保护。古村的接待处,停车场,进村道路及供电、供水、排污、消防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只由当地的老年协会代为收取古村维护费。村内仍有很多村民居住,“居民”与“游客”的区分度不明显,门票的管理漏洞大,以走亲戚为名“逃票”进入古村的人多。
  三、促进城子古村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一)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提高村民参与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村民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观,让他们认识到城子古村及土掌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开发保护的意义,倡导村民积极参与开发与保护。
  探索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成立“城子古村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由政府出面,招商引资,让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公司入股,让村民以实物(所居住的土掌房、开发占用的土地等)形式入股分红。引导与扶持村民积极参与到旅游经营与服务中去,加强对农家乐、小旅馆、土特产经营等的管理,提高居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二)创新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
  1.营造田园风光及高山峡谷自然景观
  首先,把古村前面的低洼农田围成人工湖,打造水上游乐园,栽上莲藕,让游客泛舟荷塘,建水上餐厅,休闲娱乐。从小永宁外建设水上游览路线和沿河风光带等。
  其次,开发太阳山周边一带,修建索道,欣赏城子的高山峡谷风光及三月“映山红”的杜鹃花奇观。新建丛林探险,采菌子活动,山地轨道车,山林滑道野营,围猎等新型娱乐项目。
  再次,开展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如:农村生产生活的碾子、水车、油炸场,农事耕作等农家乐休闲体验项目。修建具有彝族特色的日月广场,开发以少数民族婚丧嫁娶等为主题的露天表演场所。
  2.创新土掌房功能
  在不改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把部分土掌房变成小旅馆,让游客真正体验土掌房的冬暖夏凉,游客住在土掌房里一定会别有一番风味。
  (三)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以土掌房建筑群为主体,全面恢复古巷青石板路面,拆除与古村不相符的建筑群体。恰当的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古建危房、村落下水道与排水系统等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维修与加固。
  总之,城子古村作为一种古村旅游的特殊产品,必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走适合自己的旅游开发道路。
  参考文献:
  [1]车震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4
  [2]任新民.朱石凤.云南省泸西县城子古村现代化变迁中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保护问题研究.2015.5
  [3]平慧.浅析彝族土掌房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价值——以云南省泸西县城子村为例[A]西南民族大学彝族学院.  2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