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
【作者】 陈蓓蓓
【机构】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及部首“门”,了解“月”字的演变过程并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月”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识字检测
1、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引入新课
2、利用“晋级识字卡”检测学生课前的识字情况,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课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让教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的调整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二、趣识生字,朗读感悟
(一)看图识字,有效拓展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特别有意思的儿歌:《小小的船》。题目中的这个字(出示“船”字),谁会读?
生:船。
师:对了,还有谁想读?
生:船。
师:很好,我们一起读。
生:船。
师:你们都见过些什么船?
生:(略)
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船,那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船。
师:在船的前面加上个小小的,请读一读。
师:通过朗读你感觉这会是一只什么样的船?
生:我感觉这是小小的一只船。
生:好像还很轻。
师:那你们读给大家听听。
生:小小的船。
师:很可爱的一只小船!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让学生通过说、读,由生活中的船引入书本上的船,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想想认读生字、词语及短语。
3、认读叠词“弯弯”“闪闪”“蓝蓝”和比喻句并拓展。
4、交流识字方法,拓展“门”字框的字。
设计意图: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二)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创设情境,教师范读。
(1)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儿歌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师:谁想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
(3)师:孩子们,在宁静的夜晚,风儿在水,月儿在摇,星星在闪,美丽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上,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真快乐呀!在朗读时,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美读出来,请听老师来读。(师范读)
3、学生悟情朗读。
4、配乐朗读。
师:孩子们,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乘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飞出教室,飞向蓝天,坐在这可爱的月亮船上把整首儿歌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描述,配上动听的乐曲,会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培养看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体会夜空的美,能更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诗歌的意义。
(三)律动表演,游戏识字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学生带动作表演唱。
师:这么惹人爱的小星星,这么美丽的蓝天,这么可爱的小船,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换面,这又是一曲多么美妙的乐章呀!让我们一起来畅想这艘《小小的船》。
2、摘星星游戏,认读字词。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最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识字教学本身是很枯燥的,所以我在环节中设计了律动和游戏识字,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加深对生字的记忆。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以文代文,趣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亮弯弯》,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2、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师:孩子们,在宁静的夜晚,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玩闹声充满着整个农家小院,这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让我们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这首儿歌。(齐读)
师:你们读得很用心,月亮和小星星都笑了。
3、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趣读儿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中,我针对小孩子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你问我答”的读文方式,有效的调动学生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了学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四、理解字义,拓展识字
1、让学生了解“月”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是学生了解汉字的渊源。
2、拓展和“月”有关的词语,认识和“月”有关的事物。
3、游戏巩固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理解汉字的发展和渊源,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拓展和“月”字有关的事物和词语,在普及教学的同时也提升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交流体会,规范写字
1、出示生字“月”,教师范写
2、师生交流规范书写“月”字的注意事项。
范写并提示:撇要长,横折钩要写直,里面的两横不能和横折钩连在一起。
3、学生临摹。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汉字,请再次拿出你的晋级识字卡,把本节课新认的字圈出来。如果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课前检测,课后巩固,同桌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享受成功。
六、课后延伸,创作想象
1、背一背:放学后,请把《小小的船》这首儿歌背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一听。
2、画一画,请根据儿歌《小小的船》画一幅画
设计意图:基于新教材中加入“和大人一起读”的环节,我设计了课后让孩子把课文背诵给家长听的作业,以此来促进亲子阅读。根据二哥的内容作画,再现了课文情景,进而增强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
附:本课识字晋级表
1、认识25个生字及部首“门”,了解“月”字的演变过程并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月”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识字检测
1、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引入新课
2、利用“晋级识字卡”检测学生课前的识字情况,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课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让教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的调整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二、趣识生字,朗读感悟
(一)看图识字,有效拓展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特别有意思的儿歌:《小小的船》。题目中的这个字(出示“船”字),谁会读?
生:船。
师:对了,还有谁想读?
生:船。
师:很好,我们一起读。
生:船。
师:你们都见过些什么船?
生:(略)
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船,那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船。
师:在船的前面加上个小小的,请读一读。
师:通过朗读你感觉这会是一只什么样的船?
生:我感觉这是小小的一只船。
生:好像还很轻。
师:那你们读给大家听听。
生:小小的船。
师:很可爱的一只小船!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词,让学生通过说、读,由生活中的船引入书本上的船,引领学生去感受文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语感。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想想认读生字、词语及短语。
3、认读叠词“弯弯”“闪闪”“蓝蓝”和比喻句并拓展。
4、交流识字方法,拓展“门”字框的字。
设计意图:加强识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有助于建立词的概念,牢固地掌握字词,还有助于丰富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实物或联系生活经验,使字词与意思之间架起了认识的桥梁,从而易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易于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
(二)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创设情境,教师范读。
(1)师:谁能告诉大家这首儿歌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师:谁想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
(3)师:孩子们,在宁静的夜晚,风儿在水,月儿在摇,星星在闪,美丽的小姑娘坐在月亮船上,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真快乐呀!在朗读时,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美读出来,请听老师来读。(师范读)
3、学生悟情朗读。
4、配乐朗读。
师:孩子们,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乘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飞出教室,飞向蓝天,坐在这可爱的月亮船上把整首儿歌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描述,配上动听的乐曲,会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培养看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体会夜空的美,能更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诗歌的意义。
(三)律动表演,游戏识字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学生带动作表演唱。
师:这么惹人爱的小星星,这么美丽的蓝天,这么可爱的小船,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换面,这又是一曲多么美妙的乐章呀!让我们一起来畅想这艘《小小的船》。
2、摘星星游戏,认读字词。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最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识字教学本身是很枯燥的,所以我在环节中设计了律动和游戏识字,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加深对生字的记忆。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以文代文,趣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亮弯弯》,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2、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师:孩子们,在宁静的夜晚,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玩闹声充满着整个农家小院,这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让我们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这首儿歌。(齐读)
师:你们读得很用心,月亮和小星星都笑了。
3、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趣读儿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中,我针对小孩子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你问我答”的读文方式,有效的调动学生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了学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四、理解字义,拓展识字
1、让学生了解“月”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是学生了解汉字的渊源。
2、拓展和“月”有关的词语,认识和“月”有关的事物。
3、游戏巩固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理解汉字的发展和渊源,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拓展和“月”字有关的事物和词语,在普及教学的同时也提升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交流体会,规范写字
1、出示生字“月”,教师范写
2、师生交流规范书写“月”字的注意事项。
范写并提示:撇要长,横折钩要写直,里面的两横不能和横折钩连在一起。
3、学生临摹。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汉字,请再次拿出你的晋级识字卡,把本节课新认的字圈出来。如果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课前检测,课后巩固,同桌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享受成功。
六、课后延伸,创作想象
1、背一背:放学后,请把《小小的船》这首儿歌背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一听。
2、画一画,请根据儿歌《小小的船》画一幅画
设计意图:基于新教材中加入“和大人一起读”的环节,我设计了课后让孩子把课文背诵给家长听的作业,以此来促进亲子阅读。根据二哥的内容作画,再现了课文情景,进而增强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
附:本课识字晋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