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究
【作者】 彭小梅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兴趣培养策略创新,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自主学音乐。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关爱、个人魅力和成功体验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策略去加以落实。
关键词: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实践策略
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音乐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兴趣爱好”目标,并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落实这一目标就成为我们必须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多年实践证明,要实现于此,唯有不断创新策略,运用多种途径加以培养,才能让学生满怀兴趣学音乐。
一、运用师爱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育就是爱,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其一语道破了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也说到:“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要通过良好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就必须做到师爱,多多关心教育学生,只有这样,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爱时,他们才能认为课堂是温馨的,愉悦的。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运用个力魅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那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素质培养,提高,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成功体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学生如何才情绪高涨,那就是让他们体验到音乐学习成功,成功的刺激是人奋进的动力,能给人自信,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及时肯定他们进步和成功,通过鼓励这种积极的评价手段,来激发他们音乐学习信心,自然就能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要搭建平台,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让他们成功实践,例如,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的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信心,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遗弃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去很好的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些同学了。
四、运用优秀作品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表现力强,具有较强的审美性,能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甚至创作需求。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优秀作品作为学生兴趣培养的“引子”。我们知道,现行中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产生很强的表现欲望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提供较多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聆听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班班通”工程为平台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很好融合。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与文本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段,不能能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平台。加之信息技术能化抽象为形象,能降低音乐知识学习难度,快速突破提重难点,因而又能快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快乐。又特别是在网络条件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我们还可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同一作家作品时,还可学习其他作品,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作家。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托尔斯泰说得好:“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把此作为音乐教学的第一任务来抓。只有重视,才能很好践之。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乐此不疲地学音乐。
参考文献:
[1]杨兴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青年作家,2011年。
[2]郝爽,浅析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3年。
[3]顾清华,试论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J].音乐大观,2013年。
关键词: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实践策略
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音乐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兴趣爱好”目标,并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落实这一目标就成为我们必须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多年实践证明,要实现于此,唯有不断创新策略,运用多种途径加以培养,才能让学生满怀兴趣学音乐。
一、运用师爱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育就是爱,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其一语道破了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也说到:“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要通过良好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就必须做到师爱,多多关心教育学生,只有这样,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爱时,他们才能认为课堂是温馨的,愉悦的。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运用个力魅力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那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素质培养,提高,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成功体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学生如何才情绪高涨,那就是让他们体验到音乐学习成功,成功的刺激是人奋进的动力,能给人自信,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及时肯定他们进步和成功,通过鼓励这种积极的评价手段,来激发他们音乐学习信心,自然就能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要搭建平台,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让他们成功实践,例如,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的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信心,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遗弃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去很好的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些同学了。
四、运用优秀作品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表现力强,具有较强的审美性,能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甚至创作需求。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优秀作品作为学生兴趣培养的“引子”。我们知道,现行中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产生很强的表现欲望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提供较多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聆听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现实,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你的形象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学生才会崇拜你,进而受你的熏陶和感染,并自觉得向着教师学习。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班班通”工程为平台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很好融合。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与文本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段,不能能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影音辉映的教学情境,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平台。加之信息技术能化抽象为形象,能降低音乐知识学习难度,快速突破提重难点,因而又能快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快乐。又特别是在网络条件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我们还可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同一作家作品时,还可学习其他作品,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作家。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托尔斯泰说得好:“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把此作为音乐教学的第一任务来抓。只有重视,才能很好践之。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乐此不疲地学音乐。
参考文献:
[1]杨兴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青年作家,2011年。
[2]郝爽,浅析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3年。
[3]顾清华,试论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J].音乐大观,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