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足球教学训练方法探讨
【作者】 马 力
【机构】 乌鲁木齐市第116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足球运动是一项重要而且常见的运动项目,就目前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现状而言,把握好小学生的足球训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足球训练应该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采取适合小学生的科学训练方法。本文就是针对小学足球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我国小学在进行足球训练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足球教学中需要遵循的训练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足球教学;足球训练;教学方法;
在进行足球运动时,运动员的身体能够得到完全的放松。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足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本身就作用巨大,小学足球运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因而足球训练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足球运动技能的同时实现小学生强身健体的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体育课很少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重视,学生更多的是把体育课当成是一段放松的时间,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中乱跑瞎闹的现象。新课标指出,要想提高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足球运动,学校要经常检查体育设施,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者课间活动中受伤,另外,学校应该聘请一些敢于创新的教师,建设一支有水平、有实力的足球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趣味教学。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学生的思想,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还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让学生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只有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小学生都要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
二、积极开展教学,有效学习足球技能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程的趣味性很重要。在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的需求。若只是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一些足球技能,而没有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陷入迷茫。小学足球课上,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常用足球技能,同时,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足球比赛,让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足球技能或者思维方法,让学生爱上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并鼓励一些肢体不协调的同学多参加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讲课方式,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足球运动是一项有组织的健身运动,在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当中体育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小学中,足球教学的训练方法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1.缺乏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小学足球教学要遵循一定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按照小学生的发展特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然而有些体育教师仅仅为了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不顾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硬是让学生进行盲目的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同时也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
2.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其身体发展特征是不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足球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每个小学生获得更多足球知识与技能。
3.对教学目标缺乏直观性的认识。对小学生加强足球训练对于他们的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小学生的足球教学,树立足球技能知识从娃娃抓起的正确观念。
四、小学足球教学的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足球运动是一项高技能性的运动。掌握不牢就很难将球踢好。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与成年人不同,在一开始接触足球时他们可能会比较有兴趣,但是一旦掌握不好技能便会失去对足球训练的兴趣。因而教师在进行足球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到足球教学当中,帮助提高学生的足球训练兴趣。
2.分组教学。足球运动讲究的是一种团队合作。分组训练、小组竞赛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因而在进行足球教学时科学有效的分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身体素质。只有在各个小组的总体教学水平基本持平的前提下,才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毕竟是体育训练,男孩子对于足球的喜爱远远超过女孩子,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男生与女生分配到一组进行训练,让男生带动女生进行足球训练。一旦分配好小组成员就不可轻易的变动以防人员的变动影响整体的训练效果。但是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小组成员分配的不尽合理可以及时的变动重新进行分配,尽量保障小组训练的科学性。
3.媒体资源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多媒体的身影。在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体育视频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视频的方式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时有时很难用语言给它介绍的客观直接,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在直观的了解足球技能的同时产生对足球训练的兴趣。
4.教师示范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接触足球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很显然他们对足球的理解不会太深入,也许在进行足球训练时他们会感到手足无措。这时教师教必须发挥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并且科学合理的示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足球在未来将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身体特征以及兴趣所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足球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还要不断的进行改革,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依据小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以及知识掌握能力进行科学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学足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松.刍议小学足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15-16.
[2]赵志剑.校园足球背景下中学足球教学方法刍议[J].运动,2015,08:6-7.
[3]谢雪姣.小学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初探[J].运动,2015,11:108-109.
关键词:小学足球教学;足球训练;教学方法;
在进行足球运动时,运动员的身体能够得到完全的放松。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足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本身就作用巨大,小学足球运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因而足球训练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足球运动技能的同时实现小学生强身健体的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体育课很少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重视,学生更多的是把体育课当成是一段放松的时间,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中乱跑瞎闹的现象。新课标指出,要想提高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足球运动,学校要经常检查体育设施,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者课间活动中受伤,另外,学校应该聘请一些敢于创新的教师,建设一支有水平、有实力的足球教师团队,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趣味教学。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学生的思想,学生在小学阶段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还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让学生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只有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小学生都要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体育课。
二、积极开展教学,有效学习足球技能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程的趣味性很重要。在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的需求。若只是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一些足球技能,而没有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陷入迷茫。小学足球课上,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常用足球技能,同时,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足球比赛,让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足球技能或者思维方法,让学生爱上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并鼓励一些肢体不协调的同学多参加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讲课方式,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足球运动是一项有组织的健身运动,在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当中体育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小学中,足球教学的训练方法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1.缺乏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小学足球教学要遵循一定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按照小学生的发展特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然而有些体育教师仅仅为了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不顾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硬是让学生进行盲目的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同时也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案。
2.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其身体发展特征是不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足球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每个小学生获得更多足球知识与技能。
3.对教学目标缺乏直观性的认识。对小学生加强足球训练对于他们的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小学生的足球教学,树立足球技能知识从娃娃抓起的正确观念。
四、小学足球教学的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足球运动是一项高技能性的运动。掌握不牢就很难将球踢好。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与成年人不同,在一开始接触足球时他们可能会比较有兴趣,但是一旦掌握不好技能便会失去对足球训练的兴趣。因而教师在进行足球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到足球教学当中,帮助提高学生的足球训练兴趣。
2.分组教学。足球运动讲究的是一种团队合作。分组训练、小组竞赛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因而在进行足球教学时科学有效的分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身体素质。只有在各个小组的总体教学水平基本持平的前提下,才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毕竟是体育训练,男孩子对于足球的喜爱远远超过女孩子,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男生与女生分配到一组进行训练,让男生带动女生进行足球训练。一旦分配好小组成员就不可轻易的变动以防人员的变动影响整体的训练效果。但是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小组成员分配的不尽合理可以及时的变动重新进行分配,尽量保障小组训练的科学性。
3.媒体资源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多媒体的身影。在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体育视频用于课堂教学。通过视频的方式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时有时很难用语言给它介绍的客观直接,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在直观的了解足球技能的同时产生对足球训练的兴趣。
4.教师示范教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接触足球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很显然他们对足球的理解不会太深入,也许在进行足球训练时他们会感到手足无措。这时教师教必须发挥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并且科学合理的示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足球在未来将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身体特征以及兴趣所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足球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还要不断的进行改革,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依据小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以及知识掌握能力进行科学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学足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松.刍议小学足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15-16.
[2]赵志剑.校园足球背景下中学足球教学方法刍议[J].运动,2015,08:6-7.
[3]谢雪姣.小学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初探[J].运动,2015,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