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作者】 王海龙
【机构】 四川省米易县第三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复习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常态课,也需要我们创新策略去提升其教学有效性。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加强复习教学设计、凸显师生“双主”作用,加强分层教学和创新练习设计等方式去加以落实。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教学 有效性 提高
复习课,与新授课、练习课同等重要,都是教学的重要课型。只是其重点不仅在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而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使之形成体系、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重要课型。就初中数学而言,我们应坚持学为主体理念,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要积极到复习中来,成为复习主体,进而在主动建构中让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提升”的教学初衷,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复习教学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谈谈提高其策略。
一、加强针对设计,做好复习准备
复习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同样是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加强复习教学设计也是我们把“功夫花在课前”理念的重要体现。和新授课一样,我们要精心设计,特别是针对学生现在学习情况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当然,也不止只是教师要做好复习教学准备,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在复习教学之前进行自主复习,找出已以掌握和还没有理解的东西来。对于我们教师,应该“一盘清”,如复习面涉及哪些内容、重难点是什么、与其前沿知识和后继知识有哪些联系、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等。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步步到位,有的放矢。复习时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还应该把心中所想形成文字,即备出教案,拟好复习计划。所拟计划中应包括复习的内容、复习的目标、复习的课时数、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详细的复习资料等。这样,使复习变得具体、有序、易于操作。
二、把握好几种关系,凸显“双主”作用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双主”作用我们在复习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为了体现这种理念,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与学的关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该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才能进一步理解并学会,才能得以发展。所以,在复习中,教师要创设良好复习氛围,充分发挥“导”的作用,激情促趣,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是讲与练的关系。讲与练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至于练后讲、讲后练,还是边讲边练,则根据复习内容、学生掌握的已有情况而定。另外,这里的讲应包括评。不评讲的复习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复习时一定要把练习情况,存在缺点如实地及时地反馈给学生,真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三是优生与后进生的关系。复习教学和新授教学一样,我们同样需要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教室中永远都坐着优生和后进生,这是我们教学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他们都要有兴趣参与到复习中来,都能找到学习快乐。实践中,我们看到个别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做法,其结果是顾到了优生却忽视了差生,或者照到差生,又让优生学而无劲。这都是不可取的做法。教学中,我是让一些优生在学会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地解答自己有兴趣的题目,让一批中差生打破座位、时空的局限,去找一些优生组成学习小组,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三、注重分层教学,灵活复习方式
传统复习,之所以教学效度低,主要是教学方法简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特别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也是我们教师一个重要课题。实践中,我们通过灵活复习方式,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合作等策略,收到了良好效果。①学习要求上分层。让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要求学会做一些基础题目。让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让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②练习设计上分层。“一律看齐”的练习抹杀了差异性,而且见效不大。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上有不同的分层。为中差生补充一些基本题,为尖子生补充综合性强的题目。另外,设计一些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效果也不错。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条件或问题,它的深度、广度也不同。这样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信心,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③信息反馈上分层。信息反馈一定要中肯。对于中差生层次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即使有错,也要少批评,应和颜悦色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给予辅导、指正,帮助他们树立起复习的信心。对于尖子生,尽量做到褒中有贬,贬中有褒,绝不要使他们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应提出更高的要求。④优差搭配形成小组合作。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把复习任务,复习要求交到小组的手里,可以进行组内、组际之间的竞赛。另外,可以发挥尖子生的长处,为中差生辅导而促进双方发展。教师也可以自由地进行个别辅导或比较深入的辅导。
四、创设设计练习,加强思维培养
练习作为复习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也应进行创新设计,而不是随手拈来让学生做做。实践中,我认为练习设计要紧扣复习要求、重难点,突出一个“精”字。而且练习难度要适中: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久而生烦;太浅,容易产生松懈怠慢心理,也不利于思维品质的培养。心理学指出“智力水平必须在智力活动中提高”。因此设计的练习应具有多种功能,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可设计一些变式、对比练习,通过区分异同点培养学生求同求异思维;设计一些综合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时为了练习激趣,也可以设计基本练习,趣味练习、智力游戏、竞赛题、开放题、实践作业等其他形式的练习,但不管怎样设计,都要紧扣复习内容,充分发挥习题的多种功能,为提高复习效率服务。
总之,要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大胆预设情境,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复习整理自主化、练习设计趣味化、解题方法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内化为数学素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歌,探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育人价值[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
[2]赵红艳,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有效性策略[J].陕西教育(行政),2012年。
[3]郭永华,利用知识树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J].师道(教研),2010年。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教学 有效性 提高
复习课,与新授课、练习课同等重要,都是教学的重要课型。只是其重点不仅在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而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使之形成体系、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重要课型。就初中数学而言,我们应坚持学为主体理念,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要积极到复习中来,成为复习主体,进而在主动建构中让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提升”的教学初衷,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复习教学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谈谈提高其策略。
一、加强针对设计,做好复习准备
复习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同样是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加强复习教学设计也是我们把“功夫花在课前”理念的重要体现。和新授课一样,我们要精心设计,特别是针对学生现在学习情况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当然,也不止只是教师要做好复习教学准备,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在复习教学之前进行自主复习,找出已以掌握和还没有理解的东西来。对于我们教师,应该“一盘清”,如复习面涉及哪些内容、重难点是什么、与其前沿知识和后继知识有哪些联系、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等。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步步到位,有的放矢。复习时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还应该把心中所想形成文字,即备出教案,拟好复习计划。所拟计划中应包括复习的内容、复习的目标、复习的课时数、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详细的复习资料等。这样,使复习变得具体、有序、易于操作。
二、把握好几种关系,凸显“双主”作用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双主”作用我们在复习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为了体现这种理念,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与学的关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该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才能进一步理解并学会,才能得以发展。所以,在复习中,教师要创设良好复习氛围,充分发挥“导”的作用,激情促趣,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是讲与练的关系。讲与练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至于练后讲、讲后练,还是边讲边练,则根据复习内容、学生掌握的已有情况而定。另外,这里的讲应包括评。不评讲的复习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复习时一定要把练习情况,存在缺点如实地及时地反馈给学生,真正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三是优生与后进生的关系。复习教学和新授教学一样,我们同样需要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教室中永远都坐着优生和后进生,这是我们教学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让他们都要有兴趣参与到复习中来,都能找到学习快乐。实践中,我们看到个别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做法,其结果是顾到了优生却忽视了差生,或者照到差生,又让优生学而无劲。这都是不可取的做法。教学中,我是让一些优生在学会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地解答自己有兴趣的题目,让一批中差生打破座位、时空的局限,去找一些优生组成学习小组,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三、注重分层教学,灵活复习方式
传统复习,之所以教学效度低,主要是教学方法简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特别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也是我们教师一个重要课题。实践中,我们通过灵活复习方式,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合作等策略,收到了良好效果。①学习要求上分层。让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要求学会做一些基础题目。让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综合练习。让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会运用知识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②练习设计上分层。“一律看齐”的练习抹杀了差异性,而且见效不大。因此,我们在练习设计上有不同的分层。为中差生补充一些基本题,为尖子生补充综合性强的题目。另外,设计一些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效果也不错。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条件或问题,它的深度、广度也不同。这样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信心,积极地投入到复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③信息反馈上分层。信息反馈一定要中肯。对于中差生层次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即使有错,也要少批评,应和颜悦色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给予辅导、指正,帮助他们树立起复习的信心。对于尖子生,尽量做到褒中有贬,贬中有褒,绝不要使他们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应提出更高的要求。④优差搭配形成小组合作。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学习小组,把复习任务,复习要求交到小组的手里,可以进行组内、组际之间的竞赛。另外,可以发挥尖子生的长处,为中差生辅导而促进双方发展。教师也可以自由地进行个别辅导或比较深入的辅导。
四、创设设计练习,加强思维培养
练习作为复习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也应进行创新设计,而不是随手拈来让学生做做。实践中,我认为练习设计要紧扣复习要求、重难点,突出一个“精”字。而且练习难度要适中: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久而生烦;太浅,容易产生松懈怠慢心理,也不利于思维品质的培养。心理学指出“智力水平必须在智力活动中提高”。因此设计的练习应具有多种功能,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可设计一些变式、对比练习,通过区分异同点培养学生求同求异思维;设计一些综合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有时为了练习激趣,也可以设计基本练习,趣味练习、智力游戏、竞赛题、开放题、实践作业等其他形式的练习,但不管怎样设计,都要紧扣复习内容,充分发挥习题的多种功能,为提高复习效率服务。
总之,要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大胆预设情境,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复习整理自主化、练习设计趣味化、解题方法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内化为数学素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歌,探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育人价值[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
[2]赵红艳,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有效性策略[J].陕西教育(行政),2012年。
[3]郭永华,利用知识树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J].师道(教研),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