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魏 群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中心小学花房子村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义、定理等文本不仅需要阅读,就连数学中的图标、符号也需要我们阅读。因此,数学学习离不开阅读。而要让学生能达到理解性阅读,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实践策略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是理解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阅读,就不会有良好的理解效果。可以说,阅读能力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我们知道,不光是语文等文字学科需要理解,数学更需要学生理解,而且是深层次的理解,这就意味着数学学习更需要阅读,特别是言简意赅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数学语言,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因此,数学也应承担不当之处一阅读能力的培养重任。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作为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担当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任。英国数学家培根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有哲人曾经这样概述着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学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更为严重的是,忽视数学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这一疏忽,最终将导致无法寻求任何补救的措施。”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学会思考和探究、推理和创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应试”教育并未此负责任,特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数学阅读是自学的开始,理解的开始,其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和理解的尝试。所以,加强数学教学,注重数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有这样的奠基意义,在实践方面,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数学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快速弄清题意,破解问题难点,还能正确地完成题目的要求。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仅不能理解题目,更不能正确运算,甚至连最基本的数字就容易抄错,运算符号看错,运算顺序搞错就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从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策略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能一蹴页就,需要教师创新策略,持之以恒,注重落实,在反复实践教学培养中慢慢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可见,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也一样,需要浓厚兴趣作支撑,特别像数学这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它不能像文学阅读那样可以一目十行,需要学生字字斟酌,句句考量,特别是概念、定义、公式等语句或语段,更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更需要意志的支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产生阅读动力。
(二)授予学生数学阅读方法。方法决定效果,良好的阅读方法能促进理解快速有效。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我们早已熟悉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中,我们也要把这条理念贯彻其中,加之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以及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我们更应注重方法传授和技巧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中面临的困难多种多样,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做到“对症下药”。
(三)搭建数学阅读实践平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完成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也是一样,需要我们搭建平台,引导反复实践,才能在“游泳中学游泳”,达到提高的目的。例如,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阅读,问题解决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定理定义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预习新内容,同样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就是图标、符号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现在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我们还是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都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良好载体,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大量数学语言,发展了数学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了数学也是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能力也能学懂。这一点,我认为那些教数学不让学生看教材的教师应该得到一点启示,我相信,无论什么教材都可通过阅读来走进并理解的,数学也不例外。
(四)培养阅读教学离不开“说”的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说”的能力的支撑。因此,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说”的练习,提高他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数学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我们可首先让学生动手从具体图形的割补中明确方法,发现规律。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使他们能这样口述“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成一个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即S=ah。接着要求学生进行口述,进行“说”的练习,这样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还发展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数学教学不仅不能袖手旁观,反而要大力加强,要充分运用数学学习中的文字载体,强化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理解、学会推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创新实践。小学数学是奠基学科,也应在这些能力上打基础,为学生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张小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14年。
[2]陈桂英,试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
[3]李潜龙,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宁夏教育,2015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实践策略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是理解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阅读,就不会有良好的理解效果。可以说,阅读能力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我们知道,不光是语文等文字学科需要理解,数学更需要学生理解,而且是深层次的理解,这就意味着数学学习更需要阅读,特别是言简意赅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数学语言,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因此,数学也应承担不当之处一阅读能力的培养重任。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作为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担当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重任。英国数学家培根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有哲人曾经这样概述着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学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更为严重的是,忽视数学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这一疏忽,最终将导致无法寻求任何补救的措施。”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学会思考和探究、推理和创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应试”教育并未此负责任,特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数学阅读是自学的开始,理解的开始,其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和理解的尝试。所以,加强数学教学,注重数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有这样的奠基意义,在实践方面,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数学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快速弄清题意,破解问题难点,还能正确地完成题目的要求。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仅不能理解题目,更不能正确运算,甚至连最基本的数字就容易抄错,运算符号看错,运算顺序搞错就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从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策略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不能一蹴页就,需要教师创新策略,持之以恒,注重落实,在反复实践教学培养中慢慢提升。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可见,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也一样,需要浓厚兴趣作支撑,特别像数学这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它不能像文学阅读那样可以一目十行,需要学生字字斟酌,句句考量,特别是概念、定义、公式等语句或语段,更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更需要意志的支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产生阅读动力。
(二)授予学生数学阅读方法。方法决定效果,良好的阅读方法能促进理解快速有效。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我们早已熟悉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中,我们也要把这条理念贯彻其中,加之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以及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我们更应注重方法传授和技巧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文本的阅读理解中面临的困难多种多样,导致学生数学阅读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对策,做到“对症下药”。
(三)搭建数学阅读实践平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完成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也是一样,需要我们搭建平台,引导反复实践,才能在“游泳中学游泳”,达到提高的目的。例如,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可引导学生阅读,问题解决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定理定义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预习新内容,同样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就是图标、符号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现在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我们还是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这些都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良好载体,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大量数学语言,发展了数学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了数学也是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能力也能学懂。这一点,我认为那些教数学不让学生看教材的教师应该得到一点启示,我相信,无论什么教材都可通过阅读来走进并理解的,数学也不例外。
(四)培养阅读教学离不开“说”的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说”的能力的支撑。因此,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说”的练习,提高他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数学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我们可首先让学生动手从具体图形的割补中明确方法,发现规律。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使他们能这样口述“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成一个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即S=ah。接着要求学生进行口述,进行“说”的练习,这样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还发展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数学教学不仅不能袖手旁观,反而要大力加强,要充分运用数学学习中的文字载体,强化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理解、学会推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创新实践。小学数学是奠基学科,也应在这些能力上打基础,为学生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张小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14年。
[2]陈桂英,试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
[3]李潜龙,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J].宁夏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