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作者】 何志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安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成功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必须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落实。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加强课前设计、优化过程,授予学法、创新练习等途径去实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打造 实践策略
  提高教学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近年来新课改的重要呼声,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事业追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构成的良好有序的双边互动活动,能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传统教学由于教学方法陈旧,方式单一,导致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状态,这是引发我们进行课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原因。那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角色作用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司令”。虽然转变观念不是一种教学策略,不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直接方法,但对教师选择、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的主体理念,就意味着教师只能发挥“主导”作用了,应由传统的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了。在这个转变中,我们就要致力于学、为学服务了,做到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做好充分准备,创新教学预设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项的计划的活动,更需要我们做好课前准备。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叫我们“把功夫花在课前”。实践也证明,要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就必须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案来。实践中,我们强化预设应从这几方面着力,一是备教材,包括教学所用的课件,二是备学情、三是备方法、手段,四是备教学心情。在这儿,我们重点谈谈备学情。因为我们数学教师教两个班的可能性大,备教材可以是一样,但学情不一样,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环节是关键的。因为我们知道,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重视学情设计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
  三、营造良好氛围,抓好课堂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教学情况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课堂尽可能地处于一种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我们,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能适时地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整合其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求知精神。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共同建构有效课堂。特别是在开课导入时,我们要注重氛围营造的积极意义,这是我们抓好课堂教学的重要阵地。
  四、授与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高效课堂环仅需要高效的教,还需要高效的学。而学法指导是让学生在学习面前“有法可依”的保障。而有了学习方法,学生主体作用才有现实意义。因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五、丰富练习形式,注重及时反馈
  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实践,也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学习成功的良好方法。因此,课堂上我们应学生的练习是主线,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值得一提的事,我们应可能地把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融于实践练习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通,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年。
  [2]谭宏安,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初探[J].新课程学习,2009年。
  [3]郑文魁,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