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高中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作者】 吴艳华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 培养学生的化学动手操作能
力,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催化
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 : 化学 实验 动手 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动手操作能
力是学生形成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途
径之一。而且, 培养学生的化学动手操
作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催化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 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化学综
合素养。那么, 如何培养高中生化学实
验动手能力呢?
一、 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
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化学课
程的重要目标
在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中, 多处涉
及了有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 “通过
实验探究活动,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
能和方法, 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
过程, 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
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
力。” “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能设
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认识化学实
验是学习化学知识、 解决生产和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掌握基
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了解现代仪
器在物质的组成、 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
应用;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
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具有批
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形成绿色化学的概
念, 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2、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 化学实验
分布在必修课程 (化学 1、 化学 2 ) ; 选修
课程 (化学与生活、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
与技术、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
质) 这几个模块中, 共提供了 49个化学
实验和实验探究; 另外, 在选修课程中
还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化学模块, 也提供
了 10个化学实验或实验探究。在高中
化学课程 “内容标准” 和 “活动与探究建
议” 中, 都涉及了很多与化学实验有关
的内容。
二、 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
的策略
1、 加强学生的实验理论学习, 用扎
实熟练的基础知识指导实验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以前学
生不敢积极动手做实验, 就是因为学生
对实验内容、 所用仪器的名称、 用途、 使
用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不熟悉, 掌握不
扎实, 缺乏自信心, 对实验产生恐惧心
理。只有在实验前熟练掌握了实验目
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
验现象、 实验结论相关实验内容, 用扎
实的理论知识作基础和指导, 才能做到
心中有数, “艺高胆自大” 。为此, 课题教
师专门印制了 《化学实验基础指南》 , 把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化学仪器介绍
等基础知识编成小本本,发给学生, 让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掌握。在有实验课的
前 1-2天, 把相关实验的相关内容印成
小册子, 发给学生, 让学生提前预习, 掌
握实验内容。
2、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最能调动
学生的情绪, 激发他们求知欲。对教材
规定的演示实验内容, 笔者全部安排在
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 并力求做到演
示操作规范、 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某
些演示实验,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
进, 以增强实验效果。在做演示实验时,
还时刻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 有效指导, 使学生 “会动”
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化学实践活
动的重要方式, 它能促进学生在 “做科
学” 的过程中对所学化学知识产生深刻
的体验, 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
和发展,体会化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获得化学活动的经验。所以, 培养学生
的化学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 “会动” ,
教师的有效指导不可或缺。
教师的有效指导方式很多, 实践证
明, 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行之有效:
(1 ) 示范法
即化学教师面对学生进行操作演
示,并辅之以必要讲解的一种指导方
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 再进行动手
操作。
这种方法, 简单易行, 直观性强, 具
有瞬时效应。教师示范后, 要求学生自
主进行具体操作, 教师巡视时, 应及时
提示或予以纠正或当面示范,这样, 学
生 便 会 很 快 掌 握 其 操 作 规 范 和 要
领。
(2 ) 模仿法
即教师边演示边要求学生模仿跟
着动手操作。这种方法, 对于刚学化学
的学生来说, 具有很好的引领和导航作
用。
(3 ) 讨论法
可通过有关实验器材的装配、 实验
装置的观察分析以及现场操作, 教师引
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和反思,
领悟正确、 规范的操作规则和程序。
(4 ) 强化法
即针对学生在化学基本操作或实
验中某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教师有意
安排一定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
专门训练, 以强化训练的形式来加强学
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将两人一组的实验小组改为一
人一组, 增加每一个学生的动手操作机
会, 也使平时具有依赖性、 不愿动手做
实验的同学得到强化训练。当发现学生
在操作上出现困惑、疑难或错误时, 教
师应及时耐心指导, 帮助学生分析操作
中的问题, 必要时应手把手地教学生进
行规范操作。
4、 把教室变成实验室, 充分利用课
余时间加强练习
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教室度
过的, 学生在教室里大空不多, 小空不
少。如课间、 午饭、 晚饭, 如果把这些时
间利用起来, 让学生在这些时间里做些
化学实验, 效果肯定相当好。基于这种
考虑, 学校有意把一些简单的安全的实
验 (如常见仪器的名称、 用途、 使用注意
事项; 电解水; 钢铁生锈的探究) 放在这
段时间内让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不仅有
时间观察现象, 考虑原因, 还能经常接
触一些常见的仪器设备, 既掌握了一定
的化学知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
力。
5、 变演示实验为小组实验, 增加学
生多动手参与的机会
学校要求每一个教师尽可能地将
一些家庭小实验、 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
验, 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 动脑
思考的课堂气氛, 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
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变
被动为主动, 充分调整、 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 增加学生
多动手参与的机会。
总之, 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和实
验技能, 教师除坚持规范的课堂演示实
验外, 还要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和亲自动
手的实验能力。让学生在快乐实验学习
中获得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