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
【作者】 张艳群
【机构】 新疆博湖县第三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从事小学教育20多年,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坐在办公室里,听到同事们谈论最多的也是学生的教育问题:某某学生太笨了,考试又不及格;某某上课扰乱纪律不听讲;某某作业从来不完成,和老师犟嘴、对着干等等,诸多新问题层出不穷,搞得老师们个个筋疲力尽、焦头烂额,但学生的成绩就是毫无起色,甚至倒退。静下心来细细想想,反思一下,不难找到答案。不是我们做老师的越来越懒散,不尽心尽力,也不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笨,而是在教育方式、方法、理念等方面,特别是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很大的缺失,与学校教育不能有效衔接,优势互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学校和家庭都有责任。
一、家长学校职能发挥力度不足,具体工作中流于形式,实质性效果甚微。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十分清楚办好教育单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作为学校,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享受最优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别忘了各位家长们,他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是享用不尽的教育资源。所以,为了孩子们健康发展,为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家长学校要担负起为家长服务的职能,为家长们提供更多的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微信平台、电话、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科学、实用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可以利用家长会机会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懂得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帮助,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家长学校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为家长宣传服务到位,他们就会自觉的行动起来,配合学校的工作,他们就会视老师为朋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开动脑筋,为教育教学工作献计献策,成为学校工作的得力助手。出现这样的局面,何愁各项工作做不好?何愁学生教不好?
二、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不当,扼杀了孩子们的进取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大,就业压力更大。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心切,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能上个好大学,有份稳定的收入高的职业?为达此目的,家长们不惜一切从小为孩子寻求名师辅导,报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可他们没意识到,毕竟是孩子,这种强制性的措施虽有一定成效,但并不是孩子们的本意,他们好奇、天真的特性被无情的抹杀,时时处于被动地位,逼得紧了,反而产生逆反心理,有什么好处?失败的家庭教育。所以,作为家长不能为孩子包办一切,事事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要善于观察,善于从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加以正面引导培养才是正确的。
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采取极端的暴力手段,更是不对。比如我们班有位男孩,本来学习成绩不算差,平时家长对他也是关心疼爱有加,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让着他。可就是容不得孩子犯错误,哪怕一丁点儿错误都不行,每每此时不问清楚情由就对孩子拳打脚踢。久而久之亲子关系疏远,学习上懒散应付,还时不时请同伴代写作业。谁的过错?作为家长应该深刻的反思一下了。孩子有错,这正需要家长们保持克制、忍耐、宽容,与孩子多交流、谈心,加强正面的指点、帮助,实在不知怎么办好可以依靠学校和老师,凭借集体的力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家长们引以为戒,毕竟是孩子,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们要有一份耐心,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多给孩子一份关爱,允许孩子犯错误,更有责任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并指导他们正确为人处事,尽量少犯错误、不犯错误。我们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作为家长更应该做到为人师表,因为孩子们多半时间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下度过,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家长们做得足够好,孩子们的表现、品行会差吗?
三、缺乏健康的家庭教养环境。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进入了众多家庭,家庭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电视、电脑、录像、音响,让儿童耳濡目染了暴力;迷恋于网络游戏之中。有些家长沉溺于"方城",洗牌声、吆喝声、笑骂声夹杂,乌烟瘴气,孩子处于自由放任当中;家长忙着做生意赚钱,疏于管教,经常用钱应对孩子的要求;有的家长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劣的家庭环境,孩子在言行举止中会直接模仿,而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长久影响。
四、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受社会大潮的冲击,年轻一代的父母们已不安于现状,外出打工人员剧增,引出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增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1、缺少关爱,亲情缺失。父母们常年在外打拼,好的一年回一趟家,更多的是将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亲戚照顾,几年难得回家,与孩子见面的时日少得可怜,使孩子们缺少了太多的抚慰与关爱。有的孩子见到回乡的父母却形同路人,看了让人心酸。为人父母者,每次走出家门前都要先想想孩子怎么办?钱挣得再多亏欠了孩子真的得不偿失。有机会多陪陪年幼的孩子,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多一些行为习惯上的培养。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有学上就高枕无忧了,学校教育固然重要,教庭教育也不能少,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孩子需多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考家庭来完成。愿家长们多往前看,替孩子的未来着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要给孩子完整的爱。
2、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不好。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备受祖辈们宠爱,再加上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坏习惯逐渐养成。我教一年级时,班上有一位留守儿童李浩同学,在校不守纪律,说谎,欺负同学的事时有发生,动不动有学生来告状。发生这样的事作为老师有权利对其进行教育、批评,作为爷爷、奶奶又是怎么做的呢?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查找错误,却一味盯着别人,跑到学校当着老师、学生的面大喊大叫,指责别人的不是,不是老师拦着还想动手打对方。碰到如此是非不分的家长工作不好干。希望家长们遇事要冷静,在做之前应该细细想一想,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孰不知这样做逞一时之快,恰恰助长了孩子的歪风邪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将孩子引入歧途。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他深刻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奠基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我想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先进的家庭教育思想、理念,成功的教育经验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被更多的家长们所接受、所运用,我们的家庭教育也一定会越办越好。也愿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下都能学有所成、健康成长。
一、家长学校职能发挥力度不足,具体工作中流于形式,实质性效果甚微。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十分清楚办好教育单凭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作为学校,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享受最优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别忘了各位家长们,他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是享用不尽的教育资源。所以,为了孩子们健康发展,为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家长学校要担负起为家长服务的职能,为家长们提供更多的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比如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板报、手抄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微信平台、电话、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科学、实用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可以利用家长会机会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懂得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帮助,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家长学校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为家长宣传服务到位,他们就会自觉的行动起来,配合学校的工作,他们就会视老师为朋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开动脑筋,为教育教学工作献计献策,成为学校工作的得力助手。出现这样的局面,何愁各项工作做不好?何愁学生教不好?
二、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不当,扼杀了孩子们的进取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大,就业压力更大。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心切,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能上个好大学,有份稳定的收入高的职业?为达此目的,家长们不惜一切从小为孩子寻求名师辅导,报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可他们没意识到,毕竟是孩子,这种强制性的措施虽有一定成效,但并不是孩子们的本意,他们好奇、天真的特性被无情的抹杀,时时处于被动地位,逼得紧了,反而产生逆反心理,有什么好处?失败的家庭教育。所以,作为家长不能为孩子包办一切,事事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要善于观察,善于从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加以正面引导培养才是正确的。
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采取极端的暴力手段,更是不对。比如我们班有位男孩,本来学习成绩不算差,平时家长对他也是关心疼爱有加,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让着他。可就是容不得孩子犯错误,哪怕一丁点儿错误都不行,每每此时不问清楚情由就对孩子拳打脚踢。久而久之亲子关系疏远,学习上懒散应付,还时不时请同伴代写作业。谁的过错?作为家长应该深刻的反思一下了。孩子有错,这正需要家长们保持克制、忍耐、宽容,与孩子多交流、谈心,加强正面的指点、帮助,实在不知怎么办好可以依靠学校和老师,凭借集体的力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家长们引以为戒,毕竟是孩子,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们要有一份耐心,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多给孩子一份关爱,允许孩子犯错误,更有责任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并指导他们正确为人处事,尽量少犯错误、不犯错误。我们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作为家长更应该做到为人师表,因为孩子们多半时间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下度过,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家长们做得足够好,孩子们的表现、品行会差吗?
三、缺乏健康的家庭教养环境。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进入了众多家庭,家庭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电视、电脑、录像、音响,让儿童耳濡目染了暴力;迷恋于网络游戏之中。有些家长沉溺于"方城",洗牌声、吆喝声、笑骂声夹杂,乌烟瘴气,孩子处于自由放任当中;家长忙着做生意赚钱,疏于管教,经常用钱应对孩子的要求;有的家长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劣的家庭环境,孩子在言行举止中会直接模仿,而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长久影响。
四、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受社会大潮的冲击,年轻一代的父母们已不安于现状,外出打工人员剧增,引出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增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1、缺少关爱,亲情缺失。父母们常年在外打拼,好的一年回一趟家,更多的是将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亲戚照顾,几年难得回家,与孩子见面的时日少得可怜,使孩子们缺少了太多的抚慰与关爱。有的孩子见到回乡的父母却形同路人,看了让人心酸。为人父母者,每次走出家门前都要先想想孩子怎么办?钱挣得再多亏欠了孩子真的得不偿失。有机会多陪陪年幼的孩子,对他们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多一些行为习惯上的培养。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有学上就高枕无忧了,学校教育固然重要,教庭教育也不能少,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孩子需多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考家庭来完成。愿家长们多往前看,替孩子的未来着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要给孩子完整的爱。
2、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不好。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备受祖辈们宠爱,再加上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坏习惯逐渐养成。我教一年级时,班上有一位留守儿童李浩同学,在校不守纪律,说谎,欺负同学的事时有发生,动不动有学生来告状。发生这样的事作为老师有权利对其进行教育、批评,作为爷爷、奶奶又是怎么做的呢?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查找错误,却一味盯着别人,跑到学校当着老师、学生的面大喊大叫,指责别人的不是,不是老师拦着还想动手打对方。碰到如此是非不分的家长工作不好干。希望家长们遇事要冷静,在做之前应该细细想一想,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孰不知这样做逞一时之快,恰恰助长了孩子的歪风邪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将孩子引入歧途。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他深刻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奠基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我想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先进的家庭教育思想、理念,成功的教育经验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被更多的家长们所接受、所运用,我们的家庭教育也一定会越办越好。也愿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下都能学有所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