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齐心协力,助力中考——谈2016届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几点做法
【作者】 金怀振 陈丽娜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
【摘要】【关键词】
【正文】 2016年中考工作已经结束,我校中考语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与领导的重视和正确的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都是分不开的。
一、领导重视、管理科学是成功的保证
九年级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九年级工作会议。举行每月一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学情、教情。根据本届学生优生不优,中、差生面广的劣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培优补差的方法,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
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备课组共有四位语文教师,平时工作中,他们既是我的同事,又是老师.我们常交流经验,披此毫无保留。他们总是言传身教,及时撮点.李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独到见解,朱老师的经典有法指导。伏老对待差生那种耐心和乐观的精神都使我敬佩I我们从各备课到复习计划的制定,落实,以及时间的分配都按照整体配合,大军团作战来完成.因为我们深知田结协作、齐头并进是提高整体水平的保证。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工作虽然报辛苦,但我们相互间的合作是愉快的,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工作目标。
三、更新观念,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阶段,传统的观念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或轻视它的人文性,往往会造成学生老师功夫花的不少,能力却不见提高。因此我我认为无论在常规教学,还是在总复习阶段,同样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服从游戏规则,又超脱其上,找到总复习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台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九年级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矗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吩过程,但只要批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双,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字一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是这样做的
1.我们几位语文教师广泛搜集一些《语文报》、《散文》、《读者》等优秀报刊。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除让学生自行阅读外,海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素养。
2.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黎锦熙)。
3.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4.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适当抽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九年级仍坚持每周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举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馅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根据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总结出适用的做题方法。比如句子赏析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准确用字等角度赏析,先指出修辞、描写方法等,再梳理浅层作用、深层作用。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井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如果再等到总复习让学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试已为时过晚。因此,从九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避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应试。在训练做题过程中,既注意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又增加学科知识储备,还训练答题技巧,真是一举多得。
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学生完成某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后,要求他们自己分析和总结,从只寻找方法和规律。
4.重视规范化训练,狠抓落实。很多学生都有一些不规范的书写和做题习惯,而且还有一些通病,要彻底根除这些,难度太大,但有针对性的训练,长抓不懈,大多同学的习惯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就靠老师平时多严格要求和方法指点,我们平时就很重视抓好学生的书写训练和答题规范化训练。
5.善于取舍,精选精练。进入复习阶段,各种资料和试题会纷至踏来,要求学生每题都做到,只会把学生拖入"题海战"中,花费时间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将精选各种资料,勇于取舍,把符合学生要求的题目选出来,组合各种训练块,在复习好教材的基础上,及时训练,以达到拓展迁移的目的。
反思这一年来的教学,我们几位语文教师觉得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力争再创佳绩。
一、领导重视、管理科学是成功的保证
九年级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各级领导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九年级工作会议。举行每月一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学情、教情。根据本届学生优生不优,中、差生面广的劣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培优补差的方法,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
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备课组共有四位语文教师,平时工作中,他们既是我的同事,又是老师.我们常交流经验,披此毫无保留。他们总是言传身教,及时撮点.李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独到见解,朱老师的经典有法指导。伏老对待差生那种耐心和乐观的精神都使我敬佩I我们从各备课到复习计划的制定,落实,以及时间的分配都按照整体配合,大军团作战来完成.因为我们深知田结协作、齐头并进是提高整体水平的保证。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工作虽然报辛苦,但我们相互间的合作是愉快的,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工作目标。
三、更新观念,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阶段,传统的观念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或轻视它的人文性,往往会造成学生老师功夫花的不少,能力却不见提高。因此我我认为无论在常规教学,还是在总复习阶段,同样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服从游戏规则,又超脱其上,找到总复习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台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九年级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矗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吩过程,但只要批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双,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字一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是这样做的
1.我们几位语文教师广泛搜集一些《语文报》、《散文》、《读者》等优秀报刊。这些报刊杂志每一期都有优美的文章、丰富的课外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情感教育.除让学生自行阅读外,海星期还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以上报刊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素养。
2.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黎锦熙)。
3.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4.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适当抽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九年级仍坚持每周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时间不等人: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举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馅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根据不同的题型,引导学生总结出适用的做题方法。比如句子赏析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准确用字等角度赏析,先指出修辞、描写方法等,再梳理浅层作用、深层作用。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井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如果再等到总复习让学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试已为时过晚。因此,从九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避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应试。在训练做题过程中,既注意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又增加学科知识储备,还训练答题技巧,真是一举多得。
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学生完成某年各省市中考试卷后,要求他们自己分析和总结,从只寻找方法和规律。
4.重视规范化训练,狠抓落实。很多学生都有一些不规范的书写和做题习惯,而且还有一些通病,要彻底根除这些,难度太大,但有针对性的训练,长抓不懈,大多同学的习惯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就靠老师平时多严格要求和方法指点,我们平时就很重视抓好学生的书写训练和答题规范化训练。
5.善于取舍,精选精练。进入复习阶段,各种资料和试题会纷至踏来,要求学生每题都做到,只会把学生拖入"题海战"中,花费时间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将精选各种资料,勇于取舍,把符合学生要求的题目选出来,组合各种训练块,在复习好教材的基础上,及时训练,以达到拓展迁移的目的。
反思这一年来的教学,我们几位语文教师觉得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力争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