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

【作者】 吴韶鲜

【机构】 山西省孝义市阳泉曲镇阳泉曲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解题方式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本文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广大老师的数学教学能有所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也随之提高,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如果想要实现数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则需找出阻碍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从而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独立思考能力薄弱,这会很大程度上局限教学效果。因此,新时期的数学老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薄弱的原因
  1、主动型独立思考能力薄弱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将重难点内容记录下来,为后续的考试做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自然独立思考能力会比较薄弱,学生会养成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当有疑问时,不会第一时间独立思考,而是找老师解答。
  2、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薄弱
  虽然我国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教学中延续的还是应试教育模式。在此背景下,老师和家长都过于看重分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根据小学教学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生平均要学习6门科目,每天写作业的时间就需要3个小时左右。在这样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学生没有时间与空间去思考问题,客观上便形成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薄弱的现象。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策略分析
  1、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老师们也逐渐意识到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及教学发展的需求,应被淘汰。因此,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老师应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活跃、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时,当老师讲解完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与除法的关系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对此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讨论、分析,鼓励学生质疑,从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逻辑能力,对于质疑、回答表现好的学生,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2、科学设置问题,给予充足思考空间
  新时期的数学教学需要老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需精心设计有深度、广度且兼具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中,并不是每种问题都有现成的类型可以套用,需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同时,设计问题时还要具有挑战性,既要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关联,又要有一定的差距,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一步步的探索与分析,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知识迁移的能力,促使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顺利跨越难题,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在实践的解决问题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宜过细,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得出的原理才会记忆深刻。当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则要允许不同想法的产生,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
  3、课中与课后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被普遍的运用到教学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效果。此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非常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需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差异性的教学策略,给每个学生获得知识的机会,然后将班级分为若干讨论小组,师生通过共同的合作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讨论中,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会被激活,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当教学快要结束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课下进行讨论学习,然后定期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检验,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给予指导。因此,通过课中课下两个环节的完美结合,定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结】
  总之,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对于教与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需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科学的问题,将课中课下讨论相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策略[J].兰世凤.山西青年. 2016(02) 
  [2]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袁英烈,李洪菊.生活教育.2014(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