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剪纸教学及其潜能的开发研究

【作者】 陈海霞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将剪纸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将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而且能够让学生从小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本文对小学剪纸教学及其潜能的开发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从根本上提高小学剪纸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教学;潜能;开发;策略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施展才华的重要措施之一,剪纸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今日,仍然生生不息。另外,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很多比较新鲜的一些外来文化逐渐吸收进来,一些本土文化却逐渐被人们淡忘。在这种形势下,将剪纸逐渐引入到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意识到剪纸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不仅能够逐渐将剪纸的普及面扩大,而且能够为当前社会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剪纸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脑力,而且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强化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将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的挖掘出来。对小学生来说,不仅是将文化进行有效的传递和传播,而且也是提高其自身各项能力的有效措施,将小学剪纸教学与美术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将剪纸的魅力和文化底蕴充分展示出来,加强小学生的认识和学习。
  一、注重剪纸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传统艺术情感
  剪纸属于一种雕刻艺术,也是我国民间艺术当中的一部分。剪纸主要是利用剪刀在纸上裁减出不同的形状、图案等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下,剪纸已经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线当中。最初的剪纸是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文化、宗教、信仰、劳作等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剪纸可以说是广大劳动人们在祈福祈愿时,非常积极向上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事实上,除了我国有剪纸艺术之外,很多国家也有剪纸艺术,比如剪纸艺术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剪纸与美术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促使剪纸剪出来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化。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民间剪纸的传承主要是来自于人类自身基本的一些生存技能,民间剪纸和其他的民间艺术同样,都是来自于人们心灵上的一种慰藉[1]。我国的剪纸如果按照内容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人物、景色、文字以及花鸟等类型;如果按照制作材料或者是制作方法来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分为音写、铜写、木刻套印等等。其实,剪纸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分类或者是排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剪纸自身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群体来对其进行分析,基本上可以分为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剪纸艺术这两种。
  每一个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剪纸艺术,将剪纸艺术纳入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一个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比如瑞昌剪纸技艺是江西民间艺术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艺术瑰宝,其自身不仅传载着我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而且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剪纸可以让学生从小开始就对我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对我国的传统艺术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良好品质,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收集剪纸或发现剪纸作品的过程中,就是一个锻炼其自身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师可以实现布置好相对应的收集内容,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收集的活动当中,比如一些资料、实物或者图片等等[2]。比如可以搜集龙凤呈祥、网络上的文字、图片资料等等,甚至有的学生将家里老人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那来欣赏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剪纸艺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剪纸艺术与自己的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剪纸艺术的感情。
  二、小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潜能的开发
  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首先,美术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学生年龄段比较小的时候,会利用自己的手指来去触摸各种物体或者是材料,主要是以自己的感官意识来进行。在之后,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对艺术品、作品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思考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感觉和情感达到统一的状态,保证学生自身对于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能够有所提升。我国小学美术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通过对学生的感官意识培养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培养,不仅能够将传统艺术切实有效的传达给学生,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在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影响下,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尝试着让小学生开始一些自发性的创造,让其能够利用自己的双眼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将自己的感知与外界进行有效结合,利用各种事物的对比思考来强化学生的思考思维模式[3]。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客观思考能力,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剪纸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性比较强的年纪,虽然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但是集中注意力消失的也比较快。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能力有限,往往一幅剪纸作品,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才能够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的模式,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取长补短,学习到其他同学的长处。当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欣赏时,一旦自己的作品被其他人所吸引或者是喜欢,就会想要去了解作者的意图,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了保证剪纸最终的效果,学生需要对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意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剪纸是一门民间艺术,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剪纸不仅是将文化艺术进行传承,而且也是不断强化小学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意识到我国剪纸文化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正视我国传统艺术,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晨晖.编选经典诗文 重开朗诵之风[J].小学教学研究.2010(29)
  [2]纪君.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策略[J].教师.2012(04)
  [3]侯志红,石巧莉.幼儿园剪纸教育教学活动方法初探[J].科技视界.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