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作文课

【作者】 崔荣华

【机构】 四川省旺苍县盐河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抓住重要环节,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方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信心。
  关键词:准备 课堂教学 修改 激励 信心
  在作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勤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把握课前、课堂、课后“三环节”,方能上好一节作文课。
  一、精心课前准备
  作文准备阶段,主要是指搜集素材。作文前,教师可用几分钟时间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在近几天内通过观察、参观活动、阅读、回忆等途径,搜集自己准备写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想,具体如下:
  1、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摄取鲜活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一般可分为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课余生活、信息生活、感情生活五个部分。比如,写《我的同学》,不可因为比较熟悉而放松材料的搜集。关于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坚持学生容易做到原则。
  2、以学生情趣为主线,容易激趣乐学
  课前准备,多是个体学习过程,应关注到学生的情趣。若他们不感兴趣,准备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会影响课上展开、写作过程和训练目标。反之,他们课前准备起来,就会积极主动,事半功倍的结果会纷至沓来。
  3、以学生能力为目标,容易独立达到
  课前准备,不仅仅是为了给作文课提供探究合作的宝藏,给习作提供素材,提高搜集写作材料的能力,同时训练培养的还有学生为达成一种目的,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与人与物沟通的能力及合作的能力。
  4、以学生理想为动力,容易坚持
  作文的过程,就是做人的过程。因此,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就应该处处将育人渗透其中,培养孩子们为了明天抓住今天的美好情怀。践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将军理念,养成不求最好,争取更好的科学心态。
  二、夯实课堂教学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1、把握写作要求,训练学生正确的解题能力
  要做好作文,把握题意是写作的基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第一是析题的训练。可将一些题目让学生详细剖析,把握题目的“表”与“里”,“露”与“含”的意思。如,《记难忘的一件事》,要抓住“难忘”。第二是辨析训练。可将一组题目,要求学生比较,区分异同,弄清要写的内容、中心及角度。此外,还要有选题、配题、拟题训练等。
  2、提倡学生写真实的生活。
  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的习作习惯,也是我们习作教学的目的。
  3、注重课堂的作文指导。
  记得我曾这样指导四年级的学生写描写春天景物特点的作文。首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观察,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有哪些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围绕一个特点,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段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片段训练很顺利完成了。紧接着再让学生再选一个或两个乃至更多的特点再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我让他们把写的这些春天特点的话有机的连接起来,就是一篇完整的描写春天特点的作文了。
  4、营造自由、轻松的表达氛围。
  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为学生演奏的乐曲,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我们要有一颗“童心”。这样我们才能用自己感情的火苗去点燃学生心头的火花,使他们的写作欲望燃烧起来。
  5、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指导不能墨守成规,我提倡教师的作文教学应该放手。一是内容放手,二是指导放手,三是思想放手。让学生有自由表达的空间,大胆说出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扎实作文修改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只是老师的事情,这样只会导致写作水平的停滞不前,所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作文评改:要以鼓励为主,倡导自改。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也可组织一些同学间互相修改的训练,教师要教给学生使用修改符号和修改作文的方法。可鼓励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在读中欣赏自己的优点,在读中发现自己的毛病,在读中揣摩最佳表达方法。提倡共同讨论找到最佳修改方案。
  四、常用激励评价
  在作文教学自始至终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文实践的积极性。如学生优秀习作评展,指导修改中的激励,以书写、词、句、段、篇为内容,哪怕只是其中一点做得好,都应充分肯定,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笔的好习惯。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只要把握好课前、课堂、课后的环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对习作的信心定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