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作者】 宋妍君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多年,听过不少名师的示范课,自己也曾多次举行过思品公开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标也力求倡导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下面就自己从事课堂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做好准备,扎实有效的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首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结合本节课内容制定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好的教学目标应当兼顾好班级学生中的好、中、差三个层次,要"以人为本",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要备好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进行细分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状态,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该做什么,如何做,这样做。最后,教师要学会活用教材。要把教材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再创造",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热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双边互动过程。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
  1、教师要着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平等,学生"学"的心情就会放松,兴致就会高,学习效果就会好。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我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教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现有的班班通教学设备,提升课堂教学的灵动性。
  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班班通教学设备,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如,我在教《承担对社会责任》一课时就运用了电视、报刊、网络上登载的有关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资料与图片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创和谐伟业》等章节时运用减免农业税、加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等资料与图片介入。
  4、课堂重视学生主体,突出"主体参与"和"人本观念"。
  "主体参与",是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人本观念"就是要在一切教学管理中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良方",运用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烦恼,诸如人际关系、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等。学到的法律知识也能帮同学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纠纷和问题,诸如消费纠纷、维权方式等。同学们放弃往日对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的偏见,认为学习这门课很实际、很有用,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也就使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三、及时课后反思,从成功与不足中不断汲取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经验。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上一节课结束,你得学会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写下每一节课教学中的成功之处(精彩的导入、巧妙的问题设计、教学难点的突破等),记录本节课的不足(教学时间的安排误差、学生作业难易度选择、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差异等)。教师要养成及时总结得失的习惯,目的是为下一节课提供有效的服务。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的思品课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勇于实践,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积极探寻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