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绿色施肥在马铃薯、胡萝卜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 白玛色珍

【机构】 西藏山南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键词:生产中,应用,胡萝卜,马铃薯,施肥,绿色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马铃薯和胡萝卜进行生产。试验所用固体调理剂以及氨基酸叶面肥均由仲元(北京)绿色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马铃薯品种为克新,胡萝卜品种为圣红春008。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田间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
  供试胡萝卜和马铃薯分别采自试验小区,每小区选定1m2采样,等量混合后进行分析。VC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干物质含量测定采用烘干前后称重法。粗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量乘以6.25。还原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种施肥处理在产量和商品率上明显好于对照常规施肥处理,其中,胡萝卜和马铃薯采用施肥模式产量最高,分别比常规施肥增产17.9%和19.2%,施肥模式下作物产量都增产14.5%以上,增产效果显著。同时经过3种施肥处理后,胡萝卜腐烂病和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均显著降低。不同施肥模式下作物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调理方式不同,使得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2.2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胡萝卜生长状况不同,3种绿色施肥处理与对照常规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的胡萝卜叶片深绿,施肥处理的叶片浓绿,明显好于对照。其中施肥处理对胡萝卜根周长和VC含量影响最大,根周长比常规施肥增加0.71cm,VC含量增加79mg/kg,A1处理对根长影响最大,比常规施肥增加1.58cm,处理胡萝卜生长和品质指标也都好于常规施肥处理。
  长期以来,在马铃薯生产中只注重施用氮、磷、钾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从而胁迫马铃薯的生长,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不同的土壤调理增加中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土壤活性,可以适当减轻连作障碍的影响。3种绿色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在对马铃薯品质指标的影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施肥处理下马铃薯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处理的鲜薯还原糖含量最高,为1.17%;处理的上述指标也高于常规施肥处理;3种绿色施肥处理相对于常规施肥淀粉含量提高5.74%~7.83%,干物质含量提高5.2%~5.97%,粗蛋白含量提高3.83%~6.13%,还原糖含量提高0.80%~0.89%。上述结果说明,使用固体调理剂后可以明显提高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品质。
  3.小结
  3.1笔者首次针对北方冷凉山区气候特点以及菜地连作障碍问题,建立不同的施肥处理模式,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绿色施肥处理,蔬菜作物增产15%左右,胡萝卜腐烂病和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3.2目前市场上尚无解决土壤板结问题的农用产品,而施用固体调理剂后可使土质疏松、涵养水肥,氨基酸叶面追肥还能够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试验表明,在使用固体调理剂以及氨基酸叶面肥处理下,马铃薯和胡萝卜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各项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3通过试验研究建立适合承德地区的绿色施肥体系,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谢发锁,敬凤梅.连作蔬菜田改土培肥措施[J].农家顾问,2009(9):42-43.
  [2] 吕慧峰,王小品,赵欢,等.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0(22):46-48.
  [3] 曹晓燕,张宝成,张虹.一种蔬菜保护地土壤调理剂的应用初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2):115-116.
  [4] 郑木川,廖鉴湖,廖玉章.氨基酸叶面肥在柑橘和草莓上的应用研究初报[J].汕头科技,2004(2):43-44.
  [5] 李秋菊.不同浓度氨基酸叶面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