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途径探索

【作者】 杨志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雷峰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进,如今的农村小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包括生源减少以及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与城市教育之间的鸿沟日益加大。其中,数学作为小学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有效性与发达地区的学校相比低下许多。为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好的教育农村下一代孩子,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农村小学(尤其是西南部)数学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者的层面提出了数个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信息化 兴趣与合作学习 作业形式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如今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农村人口日益减少,农村劳动人口大批涌向城市,导致许多农村学校生源锐减,从而出现并校,闭校等现象,尤其是在西南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条件相对较为落后,相比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学校,西南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学生基础较差、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不重视等诸多难题[1]。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专业支持不够等。应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但与此同时,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和重视也在不断加大,从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到“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政策使得实际的教学问题得以确切解决有了巨大的保障。但目前农村教学的师资情况依然是一个问题:老一代农村教师观念陈旧且面临退休,新教师难以在农村学校扎根长驻。[2]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在及有效性分析 
  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需要由各位一线教学人员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甚至是课后的监管。数学作为一门基本学科,极富逻辑性和实用性,学好数学不仅对于开发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非常有价值,同时也是他们将来进行进一步的中学、大学学习乃至以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但同时,因为这门学科的抽象性,往往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他们普遍会在数学学科上感到吃力,尤其是在农村。受传统教学影响,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教师为主角,泛泛的讲;学生为配角,被动的听。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普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有:教师僵硬套用模式,教学缺少灵活性;精心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是为了迎合一些教学活动,改革流于形式,没有持续性;课堂教学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导的时间配比严重失衡,没有很好的互动交流机制;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地下,遇到学习难题没有及时解决的途径;课堂形式单一,课后作业安排单一且缺乏监管和后续的问题解决版块。
  三、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 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姚利民在 《有效学校的六个特征》 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有八大特征:第一,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第二,教学目的明确;第三,教学有条理且清楚;第四,教学富有挑战性;第五,适应性教学措施; 第六,让学生肩负一定的学习责任;第七,重点突出;第八,师生最大限度地交流。 [5]在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我认为这几点都有所不足。结合这一理论指导,为了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下几种途径都是值得尝试的。
  (一)在教学中更多的融入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随着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不断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如今大部分农村学校也相应有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化基本设施,如投影仪,电脑。但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没有很好的把这些设施利用起来,依然采取教材,黑板练习本的传统模式开展教学,这对于尚处在急于接收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够的。 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认识也存在偏差,30%左右的教师认为这是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将信息技术的使用视作一种负担,不愿迎合这一时代潮流。[6]因此,农村教师应该着手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数学课堂中,如通过生动的幻灯片课件或动画演示数学原理及例题,适当使用学习软件增加课堂练习的趣味性及分享直播教学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于信息科技的过分依赖,将课件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课本照本宣科。农村学校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应该通过校内培训,县级培训,网络培训,测评考级等途径进行加强。
  (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对于年龄处在6-12岁之间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抽象思考能力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因此,如果只是一味按书本给出一些分数, 图形,角度,算术等概念,他们很难准确理解和运用,这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使得课堂有趣的方法是多样灵活的,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合理的计划,理想状态下每一节数学课都应该有1-2个能激发孩子兴趣的点。例如在导语部分,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或一些故事引出数学问题。在教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放出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形象,然后从包里拿出三个饼(可以是道具但真品效果会更好),问孩子们应该怎么分才公平,这样既可以引起孩子们自发的思考,也可以让他们更直观的了解分数的含义。同时也可以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如通过“找不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几何图形。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两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如福尔摩斯探案问题,来锻炼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帮助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
  (三)引入合作式学习,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性。传统的数学课堂上,都是老师先讲概念举例子,之后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练习。但这样对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练习上缺乏积极性,很有可能不做,少做或者做错了也置之不理,久而久之自然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整体连续性。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引入合作学习,根据课堂内容提前准备,将学生按学习能力,个性等进行3-6人的小组分组,给他们机会在课堂或课后完成数学任务,特别是一些相对具有开放性一些的数学题目,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既能集思广益相互促进,也能相互监督提高每个孩子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同时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也能得以提高,课堂气氛也可以得以活跃。
  (四)丰富作业形式,增强作业反馈的有效性。传统的课堂和课后作业都是做练习题以及试卷,这对于小学生来说,过量的同质化作业有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甚至导致一些抄袭等负面行为。教学不止是课堂上的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它包含了教师的前期准备也包含了课后的学生练习巩固。因此,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需要在作业这个板块上进行创新。首先,应鼓励小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教几何图形时不妨让学生通过裁纸或使用其他道具来制作不同的图形。其次,应该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例如给出三种移动公司的话费套餐,再给出一个假定人物(如数学老师)的通话需求,为他推荐最优惠的套餐。再次,合作学习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完成一些小组为单位的数学任务,如外出去校园或公园,给见到的所有圆柱体拍照。
  四、结语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任重道远但意义非凡,在政策和国家投入方面,它已经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相应的,广大一线教育者需要将孩子的诉求和对他们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转变之前的“教师核心”教学理念,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并更多的分享教学心得,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董先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1):11.
  [2] 秧志强. 西南5省区农村教育情况分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09, (12): 69
  [3]张淑娥.,浅谈打造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9000.G.20170424.0827.034.html
  [4]张维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 考试周刊(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1, (4):99
  [5]姚利民,有效学校的六个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 (5).
  [6]钱丽华,农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与思考——以金华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为例[J]. 科技资讯. 2016.31.090
  [7]李厚军,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涉及[J]. 网络出版地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045.G4.20171207.102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