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究

【作者】 向随前

【机构】 四川省安岳县城北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我在实践中以探索的角度,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本文从影响教学效果的不良做法提出问题,并在实践中创新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效果 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以及参与中考物理实验技能考试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的观念根深蒂固。初中物理实验存在过分的统一、死板、教条、走过场、完成任务、支差应付、囫囵吞枣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操作能力。
  (一)重外部建设,轻内部配置。学校迫于自身的发展,纷纷不惜巨资盖起了实验楼,更换实验桌凳。由于资金的缺乏,忽视了实验器材的配备和更新,学校许多实验器材老化,缺失,损坏严重,已无法使用和维修。而有些器材是老教材的,现在已不符合要求,目前课本中要求必做的实验器材却很少,甚至没有,导致要求的实验不能顺利完成。
  (二)重实验结论,轻操作过程。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现实教学中却恰好相反,教师是课堂上讲实验,学生课后背实验:本应分组的变为演示,应演示的变为黑板上画,课本上圈。学生只要死记硬背,记住实验结论,至于器材的选用,方案的设计,数据的信息的处理,就一点不会。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20%的学生极少动手或不动手做实验。
  (三)重实验考试,轻平时训练。实验技能操作考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考试题目年年类似。教师将实验考试训练放在考前一两周内搞突击,考什么实验就反复训练什么实验,不考的实心就不训练。要求学生强化记要考试的实验步骤,记实验数据,记实验结论,没有真正理解实验以及达到实验操作考试的目的。
  (四)重教师教学效果,轻教师实验素质。在初中专业教师缺乏,有些是其它专业的教师改行教物理,这使得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部分教师对一些实验不能准确操作或操作不规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灵活处理,担心实验失败,怕学生笑话,不如讲实验背实验。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记住实验结论,能用结论解题就行,只要考试能考出好的分数就行,根本就不用做实验。
  二、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按照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配足、配齐实验器材,淘汰无使用价值的仪器,同时利用身边和生活中的素材做实验,自制教具或对实验器材进行维修,确保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能正常开展。
  (二)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规律,理解概念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平台;更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的知识点,结合实际,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实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进行演示实验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理解。在实验时要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结论合理的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分组实验要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弄清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论以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等问题。解决一些同学只看不做的问题。
  (三)加强课外辅导,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的延伸。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外探究学习活动,如让学生参加学科讨论、科技制作、科普讲座、各种竞赛等,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凸现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学生非智力因素就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成立三个课外小组,一是学科小组:学科小组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但它与课堂教学又有紧密联系,有一定的专题和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条件成立15人左右的学科小组。二是科技制作小组:成立科技制作小组,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或改进学具、教具,开展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科技制作小组10人左右。三是科普阅读小组:利用学校的阅览室,让学生阅读一些科技报刊,杂志等书籍,进行科普知识讲座,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开阔学生的视野,科普阅读小组成员主要是成绩差一点的同学,10人左右。举办科技活动,如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物理竞赛、观看科技电影、录象,参观科技展览等。
  (四)加强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素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潜心钻研实验教学,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善于挖掘实验中的创新因素,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注重开展一些探究实验,增设开放性实验,鼓励学生课外实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达成的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有大幅度提高,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能理解实验,撰写实验报告,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实验操作考试中有85%以上是优秀,97%以上合格的。教师的实验素质也有了大幅度提高,能根据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方法,能辅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撰写小论文。这都是我们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探究的一些重要成果。
  参考文献:
  [1]高颖,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王丽,如何采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效率[J].中国培训,2016年。
  [3]赵军年,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J].读写算,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