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莉莎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宏德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资源辅助的语文教学,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班班通”工程全面落实的今天,我们要有效运用这一软件,帮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独创性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课件 运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班班通”工程全面落实的今天,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其效果越来越明显,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辅助。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是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情感内驱。而我们知道,多媒体是激趣的能手,是最好的激趣工具。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手段中的模型、实物等手段虽也有一定激趣作用,但效果不好。而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能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力争每篇课文都能做课件,虽然增加了不少教学负担,但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应,完全融入到教学中的样子,我也就很开心了,觉得我所花费的功夫都是值得的。而且能充分利用资源平台的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实践中,我是从网上下载的一个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教学时,我们还让学生上讲台来续编故事: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怎么办?要求按照Flash动画的情景,恰当得穿插旁白。学生积极性像炸开了锅一样,既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以便下一课时的开展;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课件的恰当使用,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又知道在困难面前不能停止不前而应该积极动脑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了。这可以说,直接升华了文章的表达思想,不必老师的泛泛讲解。而当老师结合这一情景又让学生下来做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的放在瓶子里的实验的时候,孩子的兴趣就更高了,知识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这样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一直处于兴奋之中学习。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将为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模拟功能,是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功能,特别是传统的电教媒体所特有的。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再显示到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对乌鸦想出的办法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了呢?教学时,我就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乌鸦到处找水,以及往瓶子里一颗一颗放小石子的情景。像这样,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三、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独创性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课文最后一句这样写道:“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我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地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地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营造出了“学生乐学,老师爱教”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发挥出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同时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优化教学结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最终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爱平,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J].学周刊,2013年。
[2]张金涛,浅谈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
[3]孙艳芬,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课件 运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班班通”工程全面落实的今天,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其效果越来越明显,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辅助。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是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情感内驱。而我们知道,多媒体是激趣的能手,是最好的激趣工具。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手段中的模型、实物等手段虽也有一定激趣作用,但效果不好。而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能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力争每篇课文都能做课件,虽然增加了不少教学负担,但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应,完全融入到教学中的样子,我也就很开心了,觉得我所花费的功夫都是值得的。而且能充分利用资源平台的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实践中,我是从网上下载的一个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教学时,我们还让学生上讲台来续编故事:假如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怎么办?要求按照Flash动画的情景,恰当得穿插旁白。学生积极性像炸开了锅一样,既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以便下一课时的开展;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课件的恰当使用,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又知道在困难面前不能停止不前而应该积极动脑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了。这可以说,直接升华了文章的表达思想,不必老师的泛泛讲解。而当老师结合这一情景又让学生下来做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的放在瓶子里的实验的时候,孩子的兴趣就更高了,知识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这样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一直处于兴奋之中学习。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将为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模拟功能,是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功能,特别是传统的电教媒体所特有的。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再显示到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对乌鸦想出的办法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了呢?教学时,我就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乌鸦到处找水,以及往瓶子里一颗一颗放小石子的情景。像这样,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三、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独创性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课文最后一句这样写道:“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我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地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地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营造出了“学生乐学,老师爱教”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发挥出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同时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优化教学结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最终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爱平,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J].学周刊,2013年。
[2]张金涛,浅谈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
[3]孙艳芬,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