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例谈高中英语以课文为载体进行话题学习的有效做法

【作者】 齐玉娟

【机构】 山东省昌乐二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现当代教育中,学科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这两个词越来越热,这就要求老师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对教学进行更多的思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由此看出,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
  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 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 旨在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对教师的教---更准确地说是“引领”提出了更高标准。教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好帮手,但同时我也认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平日的教学中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研读课程标准、通研教材、梳理知识网络,对课文的处理我采用了如下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外研版必修一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为例:
  一、阅读理解
  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指导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通过限时阅读,训练学生把握语篇文意的能力和提升阅读速度。我设计了如下三步阅读:
  I.Fast-reading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 and then each paragraph.
  Tips:速读全文,把握全文主旨,概括段落大意。
  The whol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I.Careful-reading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ips:再读,理解文章细节信息,带着问题到文章中落实答题依据。
  1. Australians used to travel on camels for _______.
  A. Business  B. shopping  C. farming   pleasure
 ……
  III.Study-reading
  Analyze the complex sentences.
  Tips:细读课文,勾画文中长难句,并尝试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理解。
  1. In 1925,they passed a law which allowed people to shoot the animals if they were a problem.
   ……
  二、背诵输入
  在前面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创设语境,降低背诵课文难度,提高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
  以下为My First Ride on a train这篇文章进行分段落复述的信息词和图片:

 

 

 

 

 

 

 

 

 

 

 

 

 

 

 

 

 

 

 

 

 

  在以上信息词和图片的提示下,学生们几乎毫不费力就把全文复述出来了,一开始还是要借助课文,这实际上就是对课文的背诵,但改变了原来那种只是照着课本读枯燥的背诵形式,变换一下方式就取得了明显更好的效果。
  三、提炼总结
  学生对文本已经足够熟悉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通过梳理文章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缩写,这也就形成了一篇以旅游为题材的写作。写作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如何写出一篇有内容的游记?”通过师生合作达成共识:游记就是将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记录下来,重在介绍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写这类记叙文应注意:
  1. 写作顺序。可以按照旅游日程的时间来写,也可以按照旅游景点的更换来组织文章,这样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
  2. 内容充实。在记叙的过程中应该多加大对景点本身的描述,从历史意义、地理位置、景色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样能使文章的内容充实饱满。
  3. 真情实感。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里,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抒发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写作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时态人称。游记中动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富于变化。动词时态以过去时为主,人称用第一人称。
  通过对本文的分析,我们按照三段式作文的思路组织了段落布局:
  Paragraph1: Alice’s first ride on the train
  Paragraph2: Alice’s travel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Paragraph3: The history of Australian transportation  
  充实内容后就有了如下范文:
  One version.
  I’m Alice. I’m 18 years old. Recently I had my first ride on the famous Ghan train.What a
wonderful ride!
  I got on in Sydney and got off in Alice Springs. I spent two days on the train and we ate great meals cooked by experts. The scenery was colorful, but suddenly we saw abandoned farms from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go. On the train, I sometimes read books and talked to other passengers. At night, I watched the night sky. The stars shone like diamonds!
  Ghan is short for Afghanistan. There is a story about it. A long time ago, Australians used horses for traveling to the middle of the country, but they didn’t like the hot weather and sand. So Australians used trained camels to carry food and other supplies. In the 1920s, the government built a new railway line, so they didn’t need the camels any more. 
  四、表达输出
  有了前面阅读理解、课文背诵和写作思路梳理的铺垫,话题有了,组织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素材也有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话题表达,即课文阅读、背诵等输入性学习后的输出运用了。结合本单元话题就设计了如下两种写做任务,任务一提供了较多信息,类似于汉译英,在起始年级通过这种翻译句子进行训练,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英语句型意识。在学生熟练运用英语句型的基础上再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而能达到任务二的要求。
  任务一、
  根据提示,运用本模块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小作文。
  1.当我和爸爸在半夜踏上火车时,我非常兴奋。(get on)
  2.我们要去新疆旅游,骑骆驼穿越大沙漠。(camel,desert)
  3.想到这次旅程,我有点恐惧。(journey,frightened)
  4.爸爸说,他喜欢这独特的风景,并希望我也喜欢。(scenery)
  5.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不再紧张,心中期待着这次旅行真正的开始。(“with +宾+补”复合结构;not...any more)
  任务二、
  请以“An Unforgettable Trip”为题,完成一篇100词左右的游记。
  要求:1.叙述条理,内容齐全。 2.词数为100左右。
  参考词汇:get on, journey, frightened, scenery, not...any more,……
  通过以上对课文的分步处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背诵输入的基础上就有了相应的语言知识储备,而后通过缩写课文和模仿创作达到语言输出的目标。话题学习的过程中,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老师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借游记话题和学生分享我们祖国的美丽风景、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人民幸福生活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实际上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语篇意义、充分创设语境、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契合了新课标定义下的学科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