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易祖亮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宝台镇白马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让学习氛围充满激情,还能创设出情境,让学生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 运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故而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小学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我们众多教师创设高效课堂的首要选择的工具。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其间的实践运用。
  一、巧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儿点明了朗读为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为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聚为一体的多媒体,用以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图文并茂的感情朗读,使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传递情感,容易进入文章的意境,让朗读成为一和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中,要求学生感悟春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情趣。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可先播放春天美景的视频,在优美的图画和动听的旋律中,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了起来。紧接着把事先准备的范读插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个个沉醉其中。看着视频上的字幕,有些学生开始
  小声学读。此时,我干脆让学生练读,慢慢地在此情景中,多数学生已读出“味”了,几遍后,我关掉范读,问“谁想读一读?”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享受读书的乐趣,为逐步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打下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让学习氛围充满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能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的生动图象、优美音乐和有趣的动画,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如一教师在教学语文《大海睡了》一课时,先播放一段夜间大海的动画,波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岩石,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月亮的光柔和地照在海面上,一切是那么静谧美好。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进而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再有,在学习课文《乌鸦喝水》时,将乌鸦喝水的过程做成可控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自己设想几种结果并尝试自己亲自动手来操作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对知识的形象体现,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了激情与乐趣。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创设出情境
  情境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考,故而受到很多教师喜爱。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现目前已有了很多实践体会,因为自从多媒体进入课堂的那一天起,我们就用此来创设了,其原因是多媒体集成了学生乐于接受的动画、图像、声音和视频,通过这些,能配合学生形象思维,起到很好创设情境,辅助学习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画面:优美的雨境中显示着课文中最能体现意境的句子,让孩子通过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这些能描写春雨的句子,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便进入情境之中来切身的感悟春之韵美!引领学生步入文本的境界。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通过让学生观赏课件动画,进行情境导入,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感悟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和他们的身体发育过程,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再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升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思维得到培养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他们往往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做出判断,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而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语文教学情境中,能够把静止不动的、无法看到的运动变化使之“活”起来,通过直观的画面,使学生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巨大,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但我们也要注意,其功能要化为教学优势效果,还需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恰当的运用。这一点,需要我们教师注意。只有这样,多媒体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蔡铭,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东西南北,2017年。
  [2]童世慧,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祖国,2017年。
  [3]倪莹,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