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荣 兰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实践中,我们要提高学生自主性,搭建合作探究平台,从尊重差异,张扬个性中引导学生多写,多改,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能力  培养  实践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中的“自主”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形成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写作就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应是自主性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让一处教学班的学生写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真知灼见、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但是现实中学生写作文就感头痛,很多学生写作文就是抄,或者是随意写一小段应付交差。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成一篇作文,常常在学生写作文前给学生阅读范文,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为了让学生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需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放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自主性”,写出个性化文章。
  一、合作探究,自选伙伴
  “自主、合作、探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这不仅要在课文教学中有所体现,在作文教学中也应如此。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一方面是为了发挥群体的学习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是考虑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愿。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伙伴的教学方式,在写作前展开充分讨论,拟写提纲,口头作文,实际上是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有共同的语言伙伴,有共同语言的学生在一起就才能畅所欲言,互吐心声。这样实际上把学生置身于一个他们心仪的右咋环境,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写作氛围,而这样的氛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充分调动学生写作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开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写作个性,学生的写作热情必是高涨的,收获也必将是巨大的。这样就改变了以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刚性作文要求,让学生对写得难受、老师批得痛苦的困境。
  二、正视差别,自定目标
  无论哪一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都参差不齐,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我们不重视这种差别,对全体学生一个标尺水准,只能造成差生学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状况。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正视这种差别的存在,尊重差异,科学设计,在实际的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同样一个作文题目,我们可以让差等生写叙述性强的作文,让中等生写富有自己真实情感的作文,如童话,让优等生写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性较强的作文,其他则不作过多的细化目标要求。这样就给学生在写作上很大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自己觉得最好写的类型,尽情发挥,彰显个性,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激活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尽情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及综合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三、张扬个性,自选写法
  作文是各自心灵实践的产物,本身就是个体差异的集中体现,而现在奇怪的是,不同的学生却能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来。而科学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命题,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思路,即使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也会写出不同的作文来。因此,我们要张扬学生个性,鼓励自主创新。那就要求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地写出高质量的符合自己个性的文章来。为此,教师应当有效引导,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觉选择符合自身个性的写作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不断优化写法,使作文教学卓有成效。如果我们在写作方法上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力,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由趣起,文由趣生,多方位的写作方法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心灵。这样,写作中学生不必在左右顾及,任由思绪放飞,任由情致酣畅,必会一个个都写得精彩纷呈,入情入理,生动感人。
  四、评批多样,强化自改
  新课标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它是这样要求的:“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明确强调了在写作教学中,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作文评改的组织,并表明在学生的自改和互改中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积极写作情态的培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搭建平台,丰富评批方式,改革传统教师单打批改牌的做法,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修改评价中,在他们修改评价中形成自我对作文写作的看法,可以是互改、群体改,教师示范改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修的方法,改的策略,这样,学生才能自能改文,提高自主性,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自主学习就应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力,要充分注重学生个体,激发兴趣,彰显个性,变教师的指令性为选择性,建构起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作文中自吐心声,自扬情愫,自行撰文。教师要从审视传统作文教学的高度,大胆革新,标新立异,给学生营造立体的、多元的、宽松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享受作文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高娃,简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J].成功,2017年。
  [2]杨永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7年。
  [3]杨谢友,依托课文阅读素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J].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