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新课改下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创新

【作者】 黄晓成

【机构】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教师预设的问题流于表面,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这样的话,不但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一、课堂提问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实施素质教育之后,教师接受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于是,教师就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了衡量一堂课学生是否真正参与教学的一个标准。问题提得恰当,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引导学生前进。如果问题提得不当,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根本没有自己消化吸收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更加不可能在课堂上理解整个知识产生的过程。 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时会失去学习的耐心,更加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变成恶性循环,所以在课堂提问中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二、课堂不但要重提问,更要重视提问后学生的反馈与评价
  有些时候,学生上课之前也是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当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有时学生刚刚回答,教师就接住学生的回答,一讲到底。 长此以往,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来,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
  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 “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教师提问之后要及时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怎样才算是有效的评价呢?教师的评价必须是明确的,即是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教师不能逃避评价。 回答正确的要肯定和表扬,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地考虑问题. 如果回答错了,要明确指出其回答是错误的,但教师要考虑到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注意方式和方法;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总之,教师一定要进行评价,并且要做到评价的有效性。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 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 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 有经验的教师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讲解函数图象的时候,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初中一些最基本的函数图象,在讲解如何画出函数y=x-3+1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复习函数y=x,再进一步画出y=x的图象,而后画出y=x+1或y=x-3的图象,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函数y=x-3+1的图象,假如直接让学生画出函数y=x-3+1的图象,可能学生就有些困难. 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适度性,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抓住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设计的提问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还要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使学生回答问题可以找到切入点. 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 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提问要注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合适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整个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 如笔者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创设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中,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日光灯所在直线和地面上的任何一条线的位置关系,因为学生都身在其中,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去看、去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谁的答案正确,这时再进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假如直接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就会感觉很困难。
  五、有效提问要注意方法技巧
  (一)提问语言要清楚精炼,态度要自然诚恳,要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学生回答的闪光点,有激励性的评价。(二)提问的问题有针对性、目的性,要有学习价值和思考价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提问先后关系?教师提出问题后,最好采用以下的原则:即让学生先思考,后回答;先讨论,后结论;先学生,后教师;先激励,后更正。(四)提问要随机应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随时改变回答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让学生思维上路;及时追问,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获取反馈信息,了解学生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性。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