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作者】 次 仁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有位科学家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不能就实验谈实验,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个化学甚至理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加以思考,从而概括出新课程中实验教学的新的设计理念。
  一、把握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实验的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二、在实验教学中增强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感性认识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正确的知道能使学生集中注意、深入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迅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并能逐步培养进行化学实验研究所必须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指导学生观察可分为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对比观察等不同层次。例如,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试验,就需要学生全面系统地观察,以使他们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钠与水的反应,教师在实验前应给学生进行明确的指导,列出观察提纲:(1)钠与水的密度比较,谁大?(2)反应时钠是如何运动,发出什么声音?(3)钠与水反应前后状态是否一致?(4)溶液的颜色变化怎样?就可避免观察的片面性。而说明某种物质的不同性质,就可采用试验对比,如“Mg、AI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对比实验,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比较什么?从中使学生找出两者的差异。
  2.指导学生研究实验
  观察只能了解事物的现象,由现象到本质的结论。只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研究实验、启发思维,就会促使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为改变以往实验教学中暴露出的被动局面,在实验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变分散为集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积极性,把他们“分散了”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四、注意实验的探究性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学要解决新问题时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设疑作用,使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启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被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在这样的学习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一具体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对所学知识能否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所追求的结果。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苯”这一节个课中,讲授苯的结构时,让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苯的结构是否为凯库勒式的结构?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实际实验操作,可以充分理解苯环的结构。这样通过具体的实验演示,比直接告诉学生苯环是一种怎样的结构更形象化、生动化。
  探究实验为学生创造了各种问题情景,提供了丰富的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素材,使学生在探索做实验中能自觉深入地思考。经过动手、动脑,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五、注意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
  重视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绿色化。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设计上十分注重“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例如:选修6(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中,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单独作为一条“内容标准”;将“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作为“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一项学习活动。
  总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化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新课程,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围绕实验展开学习是中学化学教学特色的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学只要真正得到落实,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为化学教育走素质教育之路发挥出独特的功能。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迫切要求实验教学理念的更新,这是一次挑战,让我们有所准备,勇于面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