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合作学习小组在班级管理应用中的建设策略探究

【作者】 赵 晶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只有科学应用,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都是很明显的。但这作用的发挥需要我们积极建设,包括硬件、方法、制度、激励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班级管理;合作学习小组;应用;建设策略
【正文】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的理念,也是一种学习的策略方法,在新课改实践中,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只要我们潜心研发,其在班级管理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将班级变为多个合作小组,起到化整为零,分类管理、因材施教的效果。而且,由于小组成员中有明确的分工,个个学生都担当着一项或多项“职务”,都是组内的“干部”,因此,他们的角色成为促进他们自觉维护班内纪律、成为班级管理主人的驱动器。但是,要让合作学习小组要顺利运作,能有效地为班级管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其建设。对于学校层面,应在班级文化个性建设的前提下,要为班级合作学习小组运作开山铺路、指明方向,从形式到内容、从外显到内隐、从表面到灵魂,都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建设。下面,我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以及新课改中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谈谈合作学习小组在班级管理应用中的建设策略。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主要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运行所需要的一些项,如分组、排位、命名、口号、人员分工等。
  (一)科学分组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原则要求,将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乃至家庭背景等因素,混合分成4-6人一组,让每个组“实力”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具有同样竞争力。
  (二)合理分工、分类培训是基础。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纪监员、发言人等各一名,确定每个成员职责,明确每个岗位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纪监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及时制止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等现象;同时做到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快速融入小组,进入合作角色。在班级周会上或间周的班干部会议上,每组的组长和纪监员都要分别汇报近来组内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制定出接下来的管理计划、学习计划,要求他们针对具体学生采取相对应的管理策略。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方法建设
  合作过程分四个阶段:一是个体自学阶段、二是独立思考阶段、三是合作交流阶段、四是总结形成观点阶段,要让学生明白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怎样做,同时教会学生合作方法,包括学的方法、听的方法、记的方法、展示的方法,做到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别人作进一步的解释,要有礼貌;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在此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方法,强调单位时间内完成,提升合作效能。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制度建设
  有制度,才有规矩,才能为班级管理发挥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建设各项制度,达到制度育人的效果。
  (一)组内文化制度。要求每个小组要有组名、组训、组牌、组歌和口号,按T字形或U字形排桌、轮流就坐等。组名要求规范、健康向上;口号要统一,组训要激励、组歌要振奋。通过组建小组,加强小组形象建设,使小组成员明确小组标识,结成一体,爱上小组这个家。
  (二)职责轮换制度。设立组长、副组长、纪监员、记录员等各岗位,组长为常任制,副组长及其他为轮班制,副组长人选由上一周星级学生担任,以便更好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化相关规则,让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都能自我约束,管理好自己。
  (三)学习规范制度。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成绩较差学生先发言,再轮流,最后是组长;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记录;补充要等别人说完,要学会大胆和礼让;展示阶段不能相互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其他人可补充完善。
  (四)结对子共进制。每学习小组进行强弱联手,实行一帮一结对子帮扶,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治兵的方法达到兵强兵、兵兵共进的目的,对学习目标达成、课堂纪律实现采取互相帮助与制约的捆绑式激励机制,与“自学互帮导学法”中的“互相促进”理念是一致的。
  (五)组内评比制度。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实施了组内评比制度,加强合作学习过程考核,包括合作角色任务是否完成、课堂发言、学习成绩、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评比时应考虑到中差生标准倾向原则,使标准趋向相对公平。
  四、合作学习小组的激励竞争机制建设
  组内强约束,组间重激励。通过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加分多、总分多的前三至五个小组实行授星奖励,并在“合作学习小组星级评比栏”展示公布,以此加强小组组间竞争,增添小组合作动力,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这就是所谓管理好一个小组,就为整个班级管理好起到了奠基作用。这之间就形同细胞与身体的关系。
  总之,合作学习小组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我们有效应用,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为整个班级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作为新课改中的班主任,要结合自身所教学科,把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管理相结合,把建、管、比相结合,就能为班级有效运转所需要的学风、班风提供坚实的实践平台和操作把手。
  参考文献:
  [1]冯雪芬,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年。
  [2]孙双双,试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4年。
  [3]孙永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读写算,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