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策略探究

【作者】 黄小英

【机构】 四川省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

【摘要】 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读书笔记习惯培养,使之形成能力,方法可从榜样激励、方法指导、平台实践、读写合一等四个方面进行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书笔记;引导;实践策略
【正文】曾有人说到:“再淡的墨水都胜过最强的记忆。”不仅如此,加强读书笔记不仅有帮助我们记忆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理解,积累资料,丰富知识,还可以温故而知新,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我们现在小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意识越来越差,很多都不喜欢动手,读书时往往连笔都不拿。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培养研究。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一、利用榜样引导,培养学生读书笔记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仅具有引导性,还有激励性,是我们提高学生对读书笔记重要性认识的有效示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学生心中的名人效应或榜样,来增强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意识。我们知道,在小学课内外阅读中,介绍伟人读书的故事很多,他们读书时的良好习惯就是我们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例如,毛泽东读书时常常在书中写写画画,并在空白处批上“妙极”、“此处不通”等话语。还有就是著名的人物马克思的故事,他在写《资本论》时,阅读和摘录了1500多本书,共做了65本笔记;他读书时,常常折叠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空白处画满记号,方便以后能够非常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地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时要善于做读书笔记,做一个读、记、写合一之人人。除了名人、榜样的引导外,我们老师的带头,也是提高学生积极进行读书笔记意识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加强方法指导,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技巧
  良好的方法是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就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知道笔记做什么和怎么做。落实到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在抓好学生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这种方法与阅读实践相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笔记能力、理解能力。在读书笔记中,常用的笔记方法有这样几种:一是做记号。包括实线、双实线、波浪线、点、圈、括号、段旁实心黑三角、段旁问号、段旁空心三角,不同符号有不同记号要求和作用,这个可以让学生自我定义,对同一个学生来说,一种符号就代表一个意义。二是旁批。画线旁批。理解、体会、心得、评价、疑问。三是摘录。重要内容,值得积累的资料。四是概要。提炼信息。讲了什么,核心观点。五是写心得,在自我在阅读过程的感受或仿写的段落。同时,要求学生在读书笔记过程中,做到眼动、手动、脑动、嘴动,?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与笔记相结合的习惯。
  三、注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读书笔记能力
  不论是习惯的养成还是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反复实践的平台训练,才能使之实现。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搭建平台平台,让学生反复参与实践,使之形成读书笔记能力。
  (一)让学生多摘录。阅读书报时遇到生动、精彩、优美、含义深刻的句子、段落,重要的警句格言、词语典故。自己认为有用的论断,以及有关的数字材料等,按照原文摘录下来,就是摘录式读书笔记。记这种笔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原文的内容,训练综合、概括的能力,积累有关的材料。比如,让学生写在专用的笔记本上,最后摘录在卡片上,便于日后查找和分类整理。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搬出来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
  (二)让学生常提要。要求学生把文章读懂,抓住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给文章分段,小结文章的写法,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列成提纲写笔记。写提纲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引用原文;要力求全面,不要遗漏要点,但也不要写得过于详细,叙述要简明扼要;提纲可分行排列,要尽量做到脉络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写梗概,能帮助学生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自己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让学生诉心得。学生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可能产生很多感想,但是在一篇读后感中,只能集中地谈一两点认识深、感受大的体会,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抓住重点,中心明确。读后感要表达自已的真情实感,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认识,才能有所感。在写法上多是叙、议结合,适当引述原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四、读写有机结合,养成学生读书笔记习惯
  常言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而对不乐意动手读书的小学生来说,只有加强习惯培养,才能使之在习惯的内驱下自觉做到动手动眼动脑相结合的读书,并取得好的读书效果。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善于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我们可以开展读记相结合,读写相结合的读书笔记实践活动。
  (一)读记结合。要摘录好的句子,要积累好的材料,我们只有认真阅读文章,才能在理解的过程中找到我们需要的好词佳句。任何一篇文章,不可能全都是文质兼美的,需要我们有选择性的摘录或记忆,因此,在做读书笔记过程中,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多读,细读,再在比较中进行各种记号。
  (二)读写结合。在教学中,可以把读书笔记的训练和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明白,要写好作文,除了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还要善于积累书面材料,勤做读书笔记,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好。因为读书笔记过程是积累材料的过程,是我们作文输出时必需要的材料输入。加强读书笔记,可以为我们写时解决无米之炊之困惑。
  当然,培养学生读书笔记习惯或能力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坚持正面鼓励为主,采取多种办法,让学生在教师耐心引导下,慢慢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学语文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小红,谈读书笔记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J].语文建设,2015年。
  [2]李小萍,谈学生做读书笔记习惯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