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看图写话

【作者】 缪祖艳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训练,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然而多年来,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重视看图写话的教学,对看图写话训练要么就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流于形式,要么就是适当点拨,缺乏指导层次,没有深入去指导孩子如何看懂图,怎样把图意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在此谈几点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兴趣,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能写出生动有个性的语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为写话的素材,并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或表演,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欲望,进而慢慢过渡到“我要写”。如在训练学生观察图画《有趣的课间活动》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每天在课间活动中都干些什么?和谁一起玩的?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当时的心情怎样?于是学生们纷纷举手,大胆发言,不但说出游戏的名称,还绘声绘色地说出自己是怎么玩的。这时我相机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并展开想象,变“静图”为“动图”,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唤起了学生的说话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写话欲望。
  二、认真看图,教给方法
  观察是写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工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在学生看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两点:首先,观察时要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并抓住重点,看一看处在中心位置的人物或景物,以便弄清图意。其次,观察时要有顺序。一般先整体观察,看主要画的是什么内容,再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等顺序进行观察。从而明确画面所交代的时间、地点及相关的人和物,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观察时的合理顺序,写话时才会条理清晰。同时在看图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看细节、抓特点。通过仔细看图,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穿着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判断他会说什么,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这样才能把画面的意思表达正确。如在训练观察图画《不要伤害我》时,通过引导,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和图意,发现小男孩拿斧头的手有点往回缩这一细节,自然而然地想到小树哀求的话语和小男孩羞愧的心理活动,而这也正是这幅图所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是多幅图,要引导学生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着重观察前一副中没有出现的事物,比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细微变化,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逐副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连在一起合成一个完整的情节。
  三、合理想象,丰富语言
  很多学生在写话时既表达了图意,也能够有条理地描写,但是语言很简单,仅仅是就图说图,缺乏合理的想象。学生在观察图画时需要合理想象,才能使图画动起来,语言丰富起来,让自己的写话充满灵气和活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图画上可能发生的事,人物可能说的话,都让学生去想象,给他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例如一副图上画了几个小朋友,他们有的拿着铲子,有的提着水桶,有的扛着小树苗,很显然是准备植树了。在小朋友的头上还有两只小鸟在飞。如果在写话的时候只是写你观察到的“两只小鸟在小朋友的头顶上飞翔”,就显得简单无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小鸟可能在给小朋友唱歌,为他们的行为喝彩;小鸟也可能在说:“太好了,我们又有新家啦!”这样的想象就生动有趣多了。想象可以为写话添彩,但如果不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就会使写话变成“胡编乱造”。如在上图中,如果想象图中的小鸟要去觅食或者去南方过冬,就与小朋友植树没有关联,背离了图意。
  四、引导说话,言之有序
  通过观察想象后,可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图意。说的过程是整理思路和加工语言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按完整—具体—生动三个层次指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最初,我制定了三个句式,让学生逐句练说:1、谁?在哪里?干什么?2、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3、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接收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连句成段,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继续坚持强化练习。同时我经常利用课内外阅读,让学生用词语造句,体会词语的运用,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并鼓励学生在说话写话中正确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逐步达到具体生动。
  另外说话时,教师也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左到右。讲述一件事情的,就要按照时间顺序说清楚这件事情。
  五、指导写话,规范表达
  写话是看、想、说的最终目的,它们都是为了写话打基础、做准备的。有了这些基础和准备,学生就有话可写,写起来就有条有理,容易多了。在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书写格式、标点运用方面的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掉字,把句子写通顺完整,把段落写连贯,把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写话中,让自己写的话多姿多彩、生动有个性。
  总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教师要注意培养兴趣,正确引导,认真观察,启发想象,让学生乐说乐写,使他们能顺利地迈上中年级作文的新台阶。